大陸大學獨拿「226.4億經費」! 臺大40億連1/5都沒有

教育是良心事業,但也很需要錢。(圖/記者周宸亙攝)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少子化讓教育經營越來越困難,「低薪環境」的循環也讓大學不敢漲學費,但普遍待遇國外差,也讓學校師資設備無法多元進步,跟隔壁的中國大陸一比,第一學府臺大一年40億的經費,只跟對岸排名第36的蘭州大學一樣,也讓高教圈哀嘆「教育真的是用錢堆出來的啊!」 大陸在1999年展開「985工程計劃」,跟臺灣的「頂尖大學計劃」有異曲同工之妙,但觀察經費支出光是2016年一年,拿到最多經費的北京清華大學就有50.79億元人民幣(約臺幣226.46億元),直接佔去「全臺灣5年5百億頂大計劃的一半經費」;臺大只跟大陸排名第36的蘭州大學一樣,一年頂多40億臺幣。

▲經費最多的北京清華大學,一年就獨拿266.46億臺幣。(圖/翻攝Google地圖)面對學生訴求「反對教育商品化」,學校年年凍漲學費,但臺灣的教授待遇已經不高,人才外流嚴重、更不用說追求國際化一定要有的「外國學者交流」,許多大學都感嘆「學生都說老闆香蕉只請得起猴子老師也是這樣啊!」教育部雖然提出公費留學、簽約姐妹校,甚至鼓勵老師在校內開「研究服務公司」幫自己賺外快,卻也被質疑「壓榨研究生勞力」。李家同日前接受電臺採訪時,也提到「臺灣面對高教缺乏『細水長流』的勇氣」,高等教育應該走精緻化,把經費集中用在刀口上,不是弄成人有獎,搞得大家一起「均貧」;現在政府鼓勵教授做人工智慧、大數據,爲了拿到經費去做這些事,簡直是「無聊到了極點,這樣做學術會好嗎?」

淡江大學抗議校方爲了節省經費,不顧兼任教師權益。(圖/翻攝淡江學生聲援兼任教師行動小組臉書私校的經營也很艱難,在沒有那麼多經費支持的情況下,每年的盈餘不斷減少,但迫於學生壓力又不敢漲學費,只能透過調整教師編制、課程因應,但又被教師抗議工作權問題;學校私下叫苦,教育的確不是「商品」,所以沒辦法找額外的營利管道,除了漲學費還有什麼辦法支撐? 臺大教務長鴻基今年初也曾表示,如果要辦國際學程,或是全英語授課、其他深耕交流計劃,都是「成本」,無論聘請國內名師、國外名師、讓學生有機會國際交流,都需要大量的經費,「不使用者付費怎麼進行?」要讓教授專心研究、創新教學,也要給人看得見、吃得到的薪水,不然怎麼有動力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