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臉反質詢官員!名醫點破國政報告後果:賴要付出代價

賴清德逃避選舉時承諾過的國政報告,還威脅稱「青鳥要飛出來了」,言行爭議不斷。(示意圖/本報系資料照)

國會職權修法,民進黨立法院黨團、行政院、賴清德總統、監察院先後聲請釋憲,憲法法庭6日進行言詞辯論,備受關注。精神科醫師沈政男指出,官員對立委的質詢可以要求講得更清楚,但不可質疑提出問題的動機或資格,不修法就會出現蘇貞昌這種羞辱國會議員的官員。至於國政報告,既然此邀請沒有強制力,爲什麼修法?就是要促進行政權與立法權的互動,總統如果不來,或者來了講得不好,就必須付出政治代價。

「試問,這麼重大的改變,大法官討論三個月,就能判定是否違憲?恐怕有人連修法內涵都沒看懂吧!」沈政男8日發文質疑,比如,怎麼會問,「總統由人民選出,爲什麼要對立法院負責?」三權分立的精神,不只是分立,還有互動的問題!臺灣目前的憲法,問題就出在,行政權與立法權的互動不夠,立法院對於行政院除了審預算與修法條,根本沒辦法對個別政策與施政結果給予監督。

沈政男指出,結果就出現了蘇貞昌這樣不把立委質詢放在眼裡的官員,動輒質疑立委提出的質詢問題,極盡羞辱國會議員之能事。因此有了反質詢的修法。如果搞不懂什麼是反質詢,英文比較好懂:questioning of questions。對於立委提出的質詢問題,你可以釐清、要求講得更清楚,但不可以質疑提出問題的動機或資格。蘇貞昌就是不把立委與他們的職權放在眼裡,纔敢放肆地反質詢。

沈政男提到,監察院秘書長李俊俋竟然在庭上說,既有司法調查與監察調查,何需國會調查權?申請人的書面文件也說,「其中平行調查及立法院調查報告具有拘束監察院之效力等規定,更是侵入監察權之核心領域」,根本就混淆了三者的差別。司法調查是針對犯罪,監察調查是爲了彈劾公務員,而國會調查是要釐清政策與施政方法之良窳,以做爲預算編列與立法的參考。「竟然連這麼簡單的三權分立原理,都搞不清楚?」

「賴清德總統最在意的,應該是總統前往立法院報告國政是否合憲?」沈政男強調,言詞辯論庭上也有人說,「既然這項邀請沒有強制力,總統可以不來,爲什麼修這條法律?」很簡單,沒有法律強制力,但總統如果不來,或者來了講得不好,就必須付出政治代價,下次要選連任就會被追究政治責任。爲什麼當初修憲法,要留下「總統可到立法院報告國情」?就是要促進行政權與立法權的互動,不是嗎?

沈政男直言,報告完,立委澄清一下,讓總統多加說明,講不講隨你,爲什麼就違憲了?法律沒禁止的就能做!「總統可到立法院報告國情」有隱含「報告完不可接受詢問」的意思?邏輯,要搞清楚啊!事情的本質,就是臺灣目前的憲法,本身架構就很貧弱,經過了幾十年更已不合時宜,需要在不違背當初的立憲精神下,藉由立委職權修法,爲這部憲法進行體質補強,才能繼續擔綱國家基本大法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