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大河3:樑思申和宋運輝離婚才知,樑父對楊巡趕盡殺絕有多狠

文/微談說影視 此爲電視劇解讀第二篇

樑思申和楊巡開的合資公司很有意思,一開始,樑思申被楊巡架空了,現在楊巡被發現做假賬後,又被樑思申的堂哥樑凡架空了。

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

其實,楊巡做事過於霸道,樑思申把國外的那套工作方式放到國內,做事過於凌厲卻不給人留餘地,兩個人分道揚鑣是遲早的事。

楊巡不適合樑思申,那宋運輝就是樑思申的良配嗎?未必。楊巡做假賬,真的那麼罪無可恕嗎?未必。

楊巡的“霸道”

楊巡出生在一母多子的單親農村家庭,母親含辛茹苦要撫養四個子女長大,楊巡還是這個家裡苦出來的老大。

但是,他也很懂事,努力掙錢幫助母親,照顧弟弟妹妹,楊母一直偏心楊巡,也是因爲他知道兒子的不容易。

楊巡骨子裡真的是那種,精明的唯利是圖的商人嗎?

楊巡已經把當初老家人,借給他的錢全部還回去了,老家的叔伯偏偏又還回來,讓他繼續使用,一方面是因爲他們想繼續要利息,另一方面更是因爲他們從小看着楊巡長大,信任他的人品。

吃水不忘挖井人。一個人人品的好壞,看他成功後,對看過他最落魄時的人的態度就知道了。

他斥責了妹妹對叔伯們的不敬,留下了他們的錢,恭敬地把他們送走了,其實這筆錢要與不要,對現在的他來說影響不大,但他不想辜負叔伯們的信任。

樑凡接過楊巡手中的商場,面對他們使用手段稀釋股權,他本可以把股份賣掉,一走了之,但他沒有,因爲商場裡有很多,跟他一起出來打拼的同鄉,他不能對不起他們。

楊巡骨子裡真的特別霸道嗎?原生家庭把他逼成了一個事事“霸道”的人。

作爲沒有父親的單親家庭來說,長兄如父。楊巡事事都想管教弟妹,母親不方便出面的事,都由他來做,他承擔了父親的角色。

可以說,楊母有多不容易,楊巡就有多不容易。弟弟妹妹作爲家人,能理解楊巡的“霸道”。

但是,樑思申就不同了,楊巡是靠着樑思申對宋運輝的濾鏡,纔有機會和她合作的。

楊巡愛樑思申,所以先入爲主的把他當作了家人,他做錯了一點,沒有認真確定過樑思申對他的感覺。

楊巡對樑思申說,我喜歡你。樑思申對楊巡說,我也喜歡你。顯然,他們在這時候,對“喜歡”的定義是不同的。

樑思申對楊巡的喜歡,並不是對愛人的那種喜歡,是作爲朋友和同事的那種喜歡。

可是當楊巡對樑思申表白的時候,樑思申又是模糊不清的態度,接着她又以不符合中國國情的,對待真朋友的態度去對待楊巡這個商業夥伴。

這很容易造成楊巡的誤會。他會認爲,樑思申即便現在不是那麼的“愛”他,至少也對他是有一點點欣賞和喜歡的,因爲她從來沒正面堅決地拒絕過自己。

所以楊巡默認,樑思申把錢投到他這裡,是信任他,由他全權管理,一切他說了算。

我相信這29000元,只要楊巡願意說,是一定可以說清楚這筆錢的資金流向的。可是,樑家沒有任何一個人真正給他機會。就算說了,他們也未必相信。

樑父的狠辣

樑思申和樑家人認爲,只要做了假賬,不管你這筆錢用在了哪裡,是不是爲了商場去正常使用,這都是欺騙和隱瞞。

樑思申以對待好朋友的方式,去對待楊巡這個商業夥伴,而楊巡又以對待未來妻子的方式去對待樑思申這個商業夥伴。

如果說二人的公私不分,造就了他們拆夥的悲劇,那麼樑父的“趕盡殺絕”,就讓樑家和楊巡結下了死仇。

樑父對付楊巡,用了兩招,先是以退爲進,然後請君入甕。

楊巡去樑思申家負荊請罪,他以爲樑家人會有所觸動而原諒他,於是乖乖簽了與樑思申解除合資關係,轉爲借貸關係的合同。

楊巡簽完合同沒多久,樑父就讓銀行的人上門了,說是跟銀行的人說好了,可以將他與樑思申的借款關係,轉變爲跟銀行的借貸關係,把他向樑思申付利息,轉變爲向銀行付利息。

楊巡以爲樑父這次大事發善心,願意幫他,實際上是樑父在以退爲進,另外給他挖坑,請君入甕。

很快,樑思申的堂哥樑凡就找上門了。銀行以楊巡沒有中外合資資質爲由,要收回他對商場的管理權,同時讓有外資背景的樑凡接管商場。

這太巧合了,即便楊巡沒有中外合資資質是事實,但爲什麼接管的人就是樑凡呢?難道東海當時就只有他一個人符合外資資質了?

這顯然就是樑父故意安排的。

宋運輝曾經爲此提醒過樑思申,但樑思申只輕輕一句:

至此,楊巡和樑思申的合資創業落下帷幕,樑思申完全退出,楊巡被剝奪管理權,甚至最後股份也可能被壓榨得一點不剩。

樑家和宋運輝的“文化階級差異”

在工地上辛辛苦苦熬夜盯進度,在社會上跑前跑後找關係、找資源,結果最後可能鬧個雞飛蛋打,楊巡氣得吐血住院。

而樑思申除了投入大筆資金,靠着上一輩和上一輩的“家學淵源,底蘊深厚”,可以輕而易舉申請到外資牌照,其他時候幾乎是坐享其成。發現楊巡欺騙她,她立馬抽走資金全身而退,無非就是損失了一點金錢而已。

其實,這是兩敗俱傷的結局。但哪一個傷得更重呢?當然是楊巡。

楊巡的幾百萬很可能打水漂,而樑思申僅僅只得到了宋運輝的一封“勸誡信”而已:

宋運輝不認同楊巡的欺瞞,但不代表他就認同樑思申以及他家人,這種趕盡殺絕的處理方式。

但是很明顯,樑父就是“護短”,對楊巡不留餘地。

樑父明知道樑思申的工作方式是有問題的,是“水土不服”的,還讓宋運輝多提點她,可是在樑思申和楊巡合作出現問題的時候,他把楊巡“欺瞞事件”的所有責任,全部推在了楊巡身上,絲毫沒讓女兒自己反省。

樑父肯定知道自己侄子樑凡的做事手段,卻仍然默認他去把楊巡扒得一點兒不剩,這件事情如果換了樑思申的外公來做,只怕會做得更絕,楊巡“進去吃飯”也不是不可能。

中國奉行的是,凡事留一線,日後好相見,國外奉行的是,公事公辦,不講人情。

宋運輝奉行的是,中國的做事方式,防禦大於攻擊。而樑家人奉行的是,國外的做事方式,攻擊大於防禦。

樑家人之所以能拿捏楊巡,是因爲“家學淵源、底蘊深厚”,但如果換一個比樑家人更有背景的人呢?他們未必敢這樣做。

所以這兩種行事方式,並沒有誰對誰錯,只有因地制宜。

樑父教不會女兒,如何用更加符合中國國情的方式,去工作和生活,所以纔會拜託宋運輝多教一教樑思申。

目前來看,樑思申聽進去了,雖然她在尋求改變,可是已經養成習慣幾十年的樑家人,卻很難改變了。

樑思申和宋運輝大概率會結婚,但大概率也會離婚。

因爲“攻擊大於防禦”這種處事方式,在“適度攻擊”的前提下,在工作上也許會無往不利,但絕對不適用和家人相處。

尤其樑家人在面對,宋運輝和楊巡這樣從底層起來的人物時,隱藏在骨子裡的那種優越感,很容易因爲一件小事就爆發,比如說不清的“29000元勞保用品”事件。

在樑家人看來,宋運輝和楊巡,並沒有什麼不同,只不過宋運輝更有知識和文化,稍微有點背景,拿捏起來沒有楊巡容易而已,但以樑家的背景,也足夠控制宋運輝了。

一件兩件小矛盾,樑思申可以從中調解,但次數多了,即便樑思申也有心無力,除非樑思申願意爲了宋運輝放棄一切,包括家人。

聰明理智如樑思申,她知道這種階級與文化的差異,在宋運輝和樑家人身上沉澱了幾十年,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變的,她自己有機會改變,是因爲她從上學時期,就和宋運輝保持書信,他一直在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她。

樑思申可以毫不猶豫地放棄和楊巡的合作,也可以義無反顧地和宋運輝離婚,畢竟她最愛的人永遠是自己。

我是微談說影視,90後全職媽媽,獨立撰稿人,專注書評、影評、娛評,關注我,帶你認識不一樣的人間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