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人的“撿漏”之道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號:簡陋之道,作者:文木木彡,原文標題:《瀕死打工人的“撿漏”之道》,題圖來源:AI生成

中年危機、35歲失業、應屆生就業困難、企業裁員、央國企降薪……等等一系列負面詞彙充斥着我們所在的職場,必須要承認的是:現在已經沒有工作能讓我們幹一輩子了。伴隨着延遲退休,當我們最大的優勢”年輕“被消耗殆盡後,面對未來四十年的工作生涯,該怎麼辦?

毫無疑問,作爲沒人兜底的光腳者,最需要做到的就是主宰自己的事業。這句話聽上去像是天方夜譚,作爲一名普通的打工人,每天做着重複的工作,疲憊地回家,躺下刷手機,日復一日沉溺於白天的瀕死感和夜晚的瞬時快感。精力和時間這兩個寶貴的東西,我都沒有,該怎麼破局?此時,一個熟悉的短語——”萬惡的資本家“在我腦海中浮現出來......

我開始分析資本是怎麼對我進行”壓榨“來獲取利益的。作爲一個普通的研發人員,日常工作任務非常明確:

明確的任務輸入和輸出讓我一直處在這個邊界範圍內去工作。只需要考慮功能的正常運行即可,至於產品的市場、應用場景、銷售的對象……我都非常模糊。所以,這裡所說的“壓榨”指的是:

當然我不否定勞動者本身也有問題,但是今天我們只探討“資本”的做事方式,並從中借鑑。

這種現代化工作模式造成的最大的問題就是:職場思維簡單,目光短淺。

發生在我身上最簡單的一個例子:當產品進行需求變更的時候,我腦海中首先冒出來的想法—那就改唄,然後按照新需求去完成。對這次需求變更的原因和意義都沒有深入探索,只是覺得:需求來了,那就做,管他合不合理,設計出問題產品頂着,我只要確保沒有bug就完了。正是這種想法,讓我意識到我的思維慣性和惰性已經很嚴重了。

或許十幾年前甚至幾年前,這種“兢兢業業,做好本職工作”的職業操守能讓我平穩地度過整個職業生涯,但顯然如今已並不適用。在這個“個人崛起”的時代,企業逐漸式微,職業價值往往取決於個人的主動掌控,而非公司分配。所以我開始嘗試用資本思維,以”生產資料佔有者“的視角去審視自己的工作。基於這個想法,我設定了幾個目標:

1. 多維發展,風險拆分

多維發展,培養創業思維,關注個人商業模式的打造(需要行大運,不抱任何希望),同時積極探索副業(有機會,難度大)。

2. 佔公司的便宜

佔公司的便宜(或者說佔平臺的便宜),向不同崗位同事學習,把資本家(領導)所具備的素質和技能都提前準備好,機會來臨時直接上(努努力可以實現)。

3. 跳槽時降維打擊

機遇和運氣都不好的情況下,最不濟也可以在跳槽時降維打擊同崗位競爭對手(沒啥難度可以實現)。

有了目標,也需要一套方法論來進行實踐。我基於自己目前的情況總結了以下三點,或許對大多數職場新人都適用。

1. 缺什麼學什麼

跟項目經理學協調、跟產品經理學客戶洞察、跟銷售學博弈、跟解決方案學講故事、跟領導學向上管理......

我們所缺失的技能在公司中肯定都能找到對應的專業人士,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觀察他們怎麼工作的,並在合適的時機加以請教。

當我們對某個領域完全陌生並且沒有經過訓練的時候,照葫蘆畫瓢往往是最高效瞭解該領域的方式。如果你態度誠懇且謙卑,大多數人都會給你指點兩句。

拿項目經理來舉例,這個崗位是整個項目推進或者產品研發的支點,需要協調各方勢力去達成目標,在出現衝突的時候還需要靠智慧來化解雙方的矛盾,是一個需要極強領導力和大局觀的崗位。

我仔細觀察過我所在團隊項目經理每天的工作,可謂極繁雜,不僅需要解決問題確保項目正常推進,還要對項目研發過程中的每個環節查缺補漏。總之,他所具備的綜合素質,比我這個工程師要強得多。

2. 走一步,看三步,想五步

做事之前多思考,落地方案和長遠規劃都要考慮。

一個月前我們公司要做兩款產品的融合,領導讓我牽頭去做技術方案,這也是我第一次做帶有技術負責人性質的工作。我花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完成了這個方案,並召集兩個組的研發成員進行了討論和完善,然後信心滿滿地向領導進行了彙報,本以爲會得到誇讚,但是領導卻說這個方案缺失了很重要的一部分——規劃。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規劃,規劃決定了任務優先級、資源分配、甚至開發細節。合理的規劃不但可以給更高層決策者提供信息和信心,而且可以在前期將未來可預計的風險直接規避。我們一幫技術人員做出來的方案在技術層面確實沒問題,但是一門心思關注怎麼實現需求讓我們缺失了對產品未來優化和拓展的思考,這也是大多數技術人員的侷限性。

3. 適度焦慮,及時總結,保持競技狀態

適度焦慮會推着人前進。

今年7月份開始,公司開始全員降薪。我是以應屆生的身份進入公司,工資本身就不高,這次降薪更是雪上加霜。經濟壓力讓我有了跳槽的念頭,即使需要面臨大額賠款。

所以,整個8月份我都在瘋狂回憶一年來的工作,進行整理、總結、提煉和美化,來完善簡歷。過程中我驚訝地發現,原來過去一年不知不覺已經做了這麼多事情,有這麼多經驗和教訓可以總結,果然deadline纔是最好的助推器。

那若把這july.lcwlt.com個過程融入日常工作中,會不會讓自己的進步更加具象,形成良性循環?所以我開始寫工作日誌,天天寫、週週寫、月月寫,寫問題、寫解決過程、寫反思、寫心得。目前這個習慣我已經保持了快半年了,字數也達到了1w+,每次回看都有滿滿的成就感和不同的體會。

我的業務方向屬於開拓型業務,與初創公司有些類似。所以,亂與動盪貫穿着我目前的職業生涯。但正是這種“隨機”和“混亂”,我纔有機會去挑戰不同的工作內容,也開始重新審視自己職業發展的方向。上面三條方法論也是我在近半年的工作中不斷覆盤總結得出的。學會總結和思考也是我工作以來最大的收穫。

最後我想說,本文的觀點並不是自我pua,而是真真切切的實用主義。在工作過程中培養資本思維,努力汲取養分,尋求和建立自己的商業模式,無疑是我們普通打工人的“破局”之道。

本內容爲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繫 hezuo@huxi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