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法官最新聲量「負面輾壓正面」! 在野黨殺傷力出爐
憲法法庭25日在大法官蔡炯燉(左起)、許宗力、許志雄、黃瑞明等人出席宣示判決,認爲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修法部分違憲、部分合憲。(資料照,趙雙傑攝)
國會改革法案釋憲案結果25日出爐,大部分關鍵條文被判違憲,最新數據顯示,大法官的負面聲量佔比19%比正面聲量8%高出不少,且在野黨不斷質疑大法官的公正性,對大法官長期以來的形象造成不小殺傷力。
攸關聽取總統國情報告、聽取行政院官員報告與質詢、人事同意權、調查權及聽證會、藐視國會罪等5大項的國會改革法案,憲法法庭25日判決17項違憲、4項部分違憲立即失效,15項合憲,9項部分合憲須修法,大法官的認定讓國會改革法案几乎形同實質違憲。
隨着釋憲案結果出爐,國會改革議題再度被關注,不過據TPOC臺灣議題研究中心透過QuickseeK快析輿情資料庫調查結果,發現25日當天雖引發超過4800則討論,但已不如半年前受關注,聲量表現差距非常大,且只維持一天,即便國民黨團表態要「奮戰到底」、民衆黨也批立院淪爲「總統府立法局」,但相關批評和行動能量仍不足以讓話題延續。
TPOC臺灣議題研究中心進一步以現任15位大法官姓名與將「大法官」作爲關鍵字進行輿情搜尋,進一步評估大法官的網路正負聲量及好感度表現,結果顯示在最近一個月中,其「中性」聲量佔比最高約73%,顯示和大法官有關的輿情,網友的討論情緒並不強烈,但負面聲量佔比19%比正面聲量8%高出不少。
TPOC臺灣議題研究中心認爲,在野黨不斷質疑大法官的公正性,讓大法官們累積了不少負面聲量,因此即便相關討論正反意見兩極,仍對大法官長期以來的形象造成不小殺傷力,其影響力不可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