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稻埕歷史建築安西街店屋 今都審過關促修復成兩用途

北市大稻埕歷史風貌特定專用區的安西街1巷11號店屋(中間棟),去年登錄爲歷史建築。圖/呂大吉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北市大稻埕歷史風貌特定專用區的安西街1巷11號店屋,去年登錄爲歷史建築,屋主未來有意作爲住宅與商業用途,臺北市都市設計審議委員會今審議該案維護事業計劃,同意拱窗與扶手等處仿作但須依原貌、樓梯可新作、結構補強不影響室內隔間,全案修正後通過。

安西街1巷11號店屋基地面積59平方公尺,兩層式建物是一坎一進一過水格局,建築立面裝飾有「萬通」店號及騎樓開口落柱,現況保存磚構造、門窗、等原有建築構造,面臨歸綏公園,安西街沿街建物所形塑區域歷史建築特色,北市府去年7月指定爲歷史建築,今年6月審查修復及再利用計劃通過在案。

該案位處大稻埕歷史風貌特定專用區細部計劃案畫定地區,依規提送都審。今天審議,申設單位說明杉木樓梯太陡需放緩,有助於行動不便者行走及二樓空間使用,將檢討、儘量爭取高度;另希望結構補強是可逆性,共同壁是店屋特色,經與技師討論不建議將鋼柱嵌入,而一樓鋼柱座落在地樑上,降低破壞建物的影響。

主席劉美秀說,樓梯重做是趨勢,樓梯長度加長,相對空間也要調整。後院露臺欄杆以傳統店屋的亞字砌磚扶手樣式仿舊新作,委員認爲高度不足會有安全疑慮,建議加設金屬欄杆補足,申設單位迴應目前傾向以紅龍警示欄杆高度。另名委員提醒,歷史建築仍要尊重其歷史,該處空間小得不得了,處理上須更細緻,包含未來架設廣告招牌。

劉美秀裁示,仿洋樓式建築拱窗、亞字砌磚扶手、太子樓等處,同意仿作但須按照原貌;樓梯可按照實際需求新作,但應考量相對空間使用;結構補強儘量減量,降低對歷史建築室內風貌影響,並依未來使用審慎位置和形式;壁面嘜頭及彩繪再補充說明;一樓及屋頂水箱加強美化不突兀;修復經費按照審查意見;全案修正後通過。

店屋所有權人許慧蘭表示,當初購屋考量離孃家近,未來一樓開放公共空間、二樓自住,希望兼具還原歷史風貌與住宅功能。她說,申請歷史建築過程緩慢,房子無法整理也沒人住,相當困擾,如今通過都審,希望加速歷史修復。

大稻埕歷史風貌特定專用區的安西街1巷11號店屋二樓。圖/呂大吉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大稻埕歷史風貌特定專用區的安西街1巷11號店屋一樓。圖/呂大吉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安西街1巷11號店屋屬於兩層式建物,是一坎一進一過水格局,建築立面裝飾有「萬通」店號及騎樓開口落柱。圖/臺北市文化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