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能源政策只因理盲?

有關美國賓州三哩島核電廠即將重啓,聯合報的報導發人省思。尤其對比國內的實況,令人有所警覺。在童子賢等大咖掀起民衆普遍充滿重返核電的期待中,卻一再聽聞主政者重複「必須在安全沒有疑慮」等前提下,已經猶如小學生犯錯後重復一樣的謊言;而後當臺電放話「數據中心若設在桃園以北,臺電一律不覈准供電」,引發獨厚南部縣市的質疑中,多位重量級綠委竟公開嚴正指稱「難道不知道AI產業只能用綠電生產?」

一九七九年三哩島核電廠發生爐心融毀,與俄羅斯的車諾比、日本的福島核電事故,並列史上三大核災。如今三哩島核電廠將於二○二八復活,對人類就核電安全認知的轉變,有相當的代表性,也見證國際間的返核風潮。特別當前智能產業的資料中心及相關科技大廠需要龐大電力,促使各國電力需求驟增。而近乎零碳排的核電普遍被認爲較風、光電等來源更可靠,因此成爲以科技掛帥的經濟發展,兼顧不斷電需求和氣候承諾下的高CP值選項。

三哩島核電廠的復活,是國際間智能產業領頭的微軟公司,攜手美國星座能源公司推動。由星座投資促成一號機組即將恢復運作,而微軟將從重啓的三哩島核電廠購買能源,爲期廿年。星座能源的股價在公佈雙方協議後漲逾二成,今年以來漲幅已超過百分之百。不僅國際科技大咖的微軟等於爲國際供應鏈之認同核電背書,股海鈔票的流向同樣表現出對核電生產的信賴與支持。

然而當微軟挺拔的站在返核浪頭,何以輝達投資臺灣必須低頭搶購再生能源的綠電?綠委所嗆「AI產業只能用綠電生產」其實揭露關鍵:這些AI智能科技產業與其他出口產業同樣必須高度出口導向,在國際供應鏈中同樣都須接受RE一○○等使用低碳能源生產的規範。而由於近年多數歐美國家傾向認同幾乎零碳的核電,包括再生能源的綠電或核電生產,都可被國際供應鏈認可,臺灣AI發展造成電力需求攀升,應該可用綠電或核電補足,兩者可互爲替代。但是主政者堅持廢核,並且只對綠電核發RE一○○所要求的低碳能源使用憑證,迫使智能等科技業「只能用綠電生產」,且傾向設廠於綠電重鎮的南部。

星座能源執行長Dominguez在與微軟合作聲明中說:「核電廠是唯一能夠持續兌現這個氣候承諾的能源來源。」正呼應COP28會議中有佔全球GDP高達七成的廿二國聯手支持核電。相對的,輝達推動在臺設廠必須搶購綠電,除了只曾表達必要考慮電力供給,從來不提起核電等議題,應該是必須低調避談意識形態爭議。

意識形態使人理盲,但相關能源結構的利弊乃至不可逆的代價,都是像歐美所以返核一樣透明。理盲是政策錯誤太過單純的理由。政府只對綠電發給憑證,直接創造綠電業者的暴發利基。而臺電因爲廢棄價廉物美的核電、依賴高價的火電與綠電,導致數千億虧損。如今雖擬凍漲住宅用戶電價,經濟部仍拍板調漲工業電價十二點五%。但臺電的虧損,卻疑似無形中轉換爲綠電業者的超級暴利。令人警覺現代版的乾坤大挪移,造就特異金流?

反核的神主牌可能使人理盲,但如今錯誤的能源政策恐非理盲所致。按星座能源執行長Dominguez受訪時表示的:「政策制定者和整個市場已經敲響警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