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IF:核心技術保護及創造就業是失分

近期臺積電等科技業大舉東進美國,引發「供應鏈去臺化」疑慮,中華徵信所(簡稱CRIF)分析得失。圖爲臺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廠區。(中央社)

近期臺積電等大舉東進美國,引發「供應鏈去臺化」疑慮,中華徵信所(簡稱CRIF)表示,由投資、技術與創造就業三個關鍵因素來看,大舉東進使臺灣的訂單增加是加分,但核心技術保護與創造就業則是失分。

CRIF分析,從整體的經濟發展考量,臺灣需要全球市場,只要做好配套措施,臺灣也不必害怕面對可能的「供應鏈去臺化」,但關鍵在於當臺灣先進科技產業大舉「東進」,對臺灣長期經濟發展影響是否達到國家安全層級,的確值得產官學一起思考。

CRIF指出,客觀分析科技產業大舉東進的得失,不能只是單從各企業的投資佈局及收益來看,若是從政府經濟發展的大格局來看,至少要包括三大因素的影響去研究。首先要看投資金額大小的影響,其次要看對產業供應鏈層面的影響,最後要看對臺灣創造就業的影響。

就2018年美中貿易戰以來臺灣對美國的投資金額來看,2018年爲20.39億美元、2019年3.62億美元、2020年41.94億美元、2021年4.77億美元,2022年1至10月則爲10.28億美元,合計高達80.99億美元,這個金額佔臺灣相同時間對外投資538.81億美元(不含對中國大陸投資)來看,已有一定的投資影響力。再比較美中貿易戰前的前5年,對美投資金額僅20.39億美元,成長297.20%,顯示臺灣對美國投資呈現快速移動。

其次分析對臺灣科技產業供應鏈層面的影響。除臺積電投資美國亞利桑那州晶圓廠,上市櫃公司一字排開,包括臺達電、和碩、金寶、緯創、英業達、佳世達、光寶科等一線大廠都在2022年先後展開新一波東進。這些大型公司背後的供應鏈則是數以百計、千計的臺灣供應商,一旦把供應鏈整個移動,臺灣的相關技術、人才也勢必會跟着外移。

CRIF分析。表面上這些產業與企業供應鏈是進行市場佈局,預估獲利也可能增加,對企業和供應鏈來說好像是換個生產基地。但可怕的是,除核心技術外流外,先進科技製造也無法再爲臺灣創造新的就業機會,因爲新的高階就業機會也都外移到美國,甚至臺灣還可能必須輸出本地的工程師到美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