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個瓶子,看濃縮版中國瓷器史

▲▲各種釉彩大瓶的畫片 ▲“瓷母”底部大清乾隆年制

清乾隆十三年,也就是1748年的一天,對於景德鎮御窯廠來說,又是一個開窯的日子。

這一天,幾乎所有工匠、窯工都聚集在龍窯的周圍,等待一件瓷器出窯。衆人似乎都很緊張,但等到窯頭臉上露出微笑,所有人都爲之沸騰了——那件瓷器燒成了,而且,品相幾近完美。

這件讓當時整個瓷業讚歎的物件,歷經200多年的風雨,依然完好。今天,它常常會出現在重要的展覽現場。火爆的節目《國家寶藏》中,它作爲瓷器家族的代表登場,被專家稱爲“中華瓷王”,還有人叫它“瓷母”。

你肯定也看過這件瓷器上熱搜的話題,有人說這體現了乾隆皇帝特有的審美。到底是不是這樣呢?

是瓶子也是瓷器百科全書

我們所稱的“瓷王”或者“瓷母”,是一件大瓶子,它的專業全稱叫作——清乾隆各種釉彩大瓶。根據清宮檔案記載,它誕生於1748年。

仔細觀察這個瓷瓶,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它儘管做工精緻,裝飾華麗,但給人一種拼接感,像是很多件瓷器和各種工藝手法的“亂燉”。各個部件不僅顏色不同,裝飾手法也不一樣。

這就造成了一種奇怪的感受:我們彷彿在哪裡都見過,但又在哪裡都沒見過。

這種奇怪的存在,導致它的名稱,都一度沒法確定。在行內,一件器物的命名方式是“時間+品種(工藝、材質)+內容(造型、紋飾)+器型”,而這件瓷器的命名,就完全不能適用於這一方法:首先,它身上所使用的材質、工藝手法就很多,這是幾乎任何其他瓷器都不曾有過的。其次,上面的紋飾,從上到下,層層疊疊,甚至光是圍繞它的腹部就有12幅不同的圖案,這還不算邊沿的紋飾。

要是把這些都一一羅列描述,恐怕寫上好幾行字,都未必能完成。到了最後,可能是哪位行家靈機一動,乾脆就叫“清乾隆各種釉彩大瓶”,這個有點怪的名字,反而概括了它的核心特徵——集合各種各樣的瓷釉和彩繪,燒製的一件大瓶子。

而釉和彩,恰恰是瓷器上的重頭戲。尤其是它們的出現,是瓷器從實用器到藝術品進化的關鍵階段。

一般來說,一種釉+一種彩,對於合格的制瓷師來說,屬於正常操作。我們看到的大部分傳世器物主要就是這一類。

但是,作爲一個不一般的“甲方”,乾隆皇帝卻向景德鎮御窯廠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我想把天下最好的釉和天下最好的彩,放到同一件東西上。

你看,從上到下,一共分成了15個裝飾層,共覆蓋了17種釉和彩。其中,釉上彩有金彩、琺琅彩、粉彩等,釉下彩有青花,還有釉上彩與釉下彩相結合的鬥彩,使用的釉則有哥釉、松石綠釉、窯變釉、粉青釉等等。

更花心思的是它腹部的12幅吉祥圖案,其中6幅爲寫實圖案,畫面用瑞獸、植物、紋飾組合,用諧音梗,象徵着“三陽開泰”“吉慶有餘”等等;還有6幅爲寫意內容,比如含有“福”和“富貴”寓意的蝙蝠、靈芝等紋飾。

瓶足底處的青花篆書款“大清乾隆年制”,爲整個瓷器畫上了句號。

一件高不到1米、直徑不到30釐米的瓶子,器型確實碩大,但這麼一件東西,能囊括中國瓷器史的精華,確實是空前的創作。

所以,從瓷器工藝角度,它堪稱“瓷器百科全書”;從歷史發展維度,它又堪稱“濃縮的中國瓷器史”。

是個人選擇也是時代推動

說起這件“瓷王”或者“瓷母”,有些小夥伴應該有印象,它上過熱搜。當時的熱議中,很多人吐槽,這件東西的審美有一股子“亂燉+農家樂”的味道,這種審美恰恰源於乾隆皇帝。

確實,要想了解這件“瓷母”,得從它的主人乾隆皇帝說起。

歷史愛好者都知道,乾隆有兩個突出的特點,一是十分愛好收藏、品評藝術品;二是在功業上追求“十全十美”。

而這件“各種釉彩大瓶”的誕生,恰恰就跟這兩個方面有關。雖然已經擁有過往的各種名瓷,但自己還是有一個遺憾——作爲“十全老人”,要是能有一件“十全十美”的極品瓷器,那才叫圓滿。

接下來,爲了這個重大項目,乾隆應該成立了以自己爲“項目組長”、以當時的督陶官唐英爲“執行組長”的全國瓷器創新項目組。顯然,研發的重任就落到了當時的瓷都景德鎮的御窯廠頭上。

景德鎮作爲全國的瓷器中心,在乾隆年間發展到了頂峰,從業人員逾百萬。龐大的行業規模和激烈的競爭,使得這一時期瓷器製作的技術發展到了巔峰。皇帝這項任務,讓他們既充滿壓力,同時也激發起了鬥志。

當時,這樣的項目能夠出爐,也確實跟乾隆時期的社會經濟條件相匹配。經歷了康雍乾三代的積累,物質、財力、技術都達到了王朝的頂峰。

頂尖的技術、充足的人力物力、上下一心的鬥志,加上皇家不計成本的研發經費,讓這件不可思議的“瓷母”具備了問世的條件。

有人可能會疑惑:這個花花綠綠的瓶子,不就是把各種色彩一個個拼起來嗎?怎麼可能需要折騰那麼多人?

其實,這樣一件瓷器,放在工業化時代,別說做一件,做成千上萬件也不難。因爲現在,我們可以通過先進的設備和儀器,來精準調色、控制窯溫等等。但這件東西誕生的時候,中國還處於手工生產時代,從調料到拉坯,從上釉到燒窯,都是人工操作。

具體到這件東西,在當時的研發條件下,需要攻克許多技術難關。具體有哪些呢?我們一起來看。

這樣一件瓷器攻克了哪些“黑科技”

當時的督陶官唐英接到聖旨後,立馬召集經驗豐富的工匠們商量方案。經過不知道多少個日夜的商議,他們終於理解了皇帝的意圖。但是,要想讓這個想法變成可行性方案,至少要克服三大難題。

第一個難題,是設計。

如何滿足眼高於頂的頂級收藏家兼皇帝——乾隆“十全十美”的瓷器夢想,光設計草稿,就讓唐英的頂級陶瓷團隊絞盡了腦汁。畢竟遇上了這麼難纏的甲方,誰都頭疼。

第二個難題,是對歷代名瓷的復原。

這件瓷器的釉,覆蓋了宋代的五大名窯。但是,到了清代,這些燒製工藝都已經失傳,祖父康熙、父親雍正時期也沒能恢復,只是做到了“仿官釉”“仿哥釉”等等。

不過,以唐英爲首的整個研發團隊,在業務上還是過硬,他們不斷研究歷代古籍記載的制瓷方法,並跑到名窯出產地蒐羅燒製配方、瓷片標本。到最後,包括宋代五大名窯在內的釉彩配方研發成功,可以生產出以假亂真的仿品。順帶着,他們還成功燒製出元明時期失傳的釉裡紅瓷器。

第三個難題就是——把單一品種的瓷器組合在一起。這件“瓷王”包含了釉上、釉下彩16種工藝,不同的工藝對溫度、燒製方式、燒製時間的要求都不同。溫度最高的和最低的,溫差可達500攝氏度。只要有一種釉彩燒製失敗,就要整體報廢。有人據此統計了它的燒製成功率,是令人絕望的0.002326%。

我們可以想象,爲了這件器物的出爐,當時的研發團隊,到底耗費了多少圖紙,燒廢了多少殘器,耗費了多少木柴……

故宮博物院舉辦的各類瓷器大展,這件器物都會成爲明星。如果有機會看到它,你一定要細細地多看幾遍。

文並供圖/李正喬、羽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