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的車”駛上“智慧的路” 自動駕駛技術按下“加速鍵”

人民網北京6月20日電 (記者慄翹楚)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鞏固擴大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等產業領先優勢。

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顧名思義,是融合了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先進製造等多元化創新科技的代表性產業,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來,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取得積極成效,多地組織開展了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和示範應用工作。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5月底,全國共建設17個國家級測試示範區、7個車聯網先導區、16個智慧城市與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試點城市,開放測試示範道路3.2萬多公里,發放測試示範牌照超過7700張,累計道路測試總里程超過1.2億公里,各地智能化路測單元部署超過8700套,自動駕駛出租車、幹線物流、無人配送等多場景示範應用有序推進。

“人工智能在自動駕駛的應用,正在成爲一個不可阻擋的趨勢。”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副秘書長、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副主任、中國智能網聯產業創新聯盟秘書長公維潔接受人民網專訪時表示,當前,在感知領域,人工智能驅動已經優於代碼驅動或規則驅動。人工智能驅動的輔助駕駛已經得到非常普遍地應用。下一步,人工智能在自動駕駛、整體端到端的應用,都在加快推進進程中。

今年1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自然資源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聯合印發《關於開展智能網聯汽車“車路雲一體化”應用試點的通知》,宣佈將從2024年至2026年開展“車路雲一體化”應用試點。6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等四部門首批確定9個聯合體開展智能網聯汽車准入和上路通行試點。車輛運行所在城市爲重慶市、廣東省廣州市和深圳市、上海市、北京市、海南省儋州市、河南省鄭州市,產品類別包括乘用車、貨車、客車。

隨着NOA(領航輔助駕駛)加速上車,該領域呈現出更加快速的發展趨勢。與此同時,NOA也面臨長尾場景、法規標準、消費者宣傳等方面的挑戰。

“消費者對於一個功能的評價是用或不用,越來越多的車企更加強調NOA的使用率和使用里程。驗證的是好不好用,願不願意用。”公維潔說。

近年來,自動駕駛場景在北京,特別是位於亦莊的北京市高級別自動駕駛示範區裡,越來越常見:示範區裡,累計29家測試車企超800臺車輛獲准開展道路測試,累計自動駕駛測試里程近3000萬公里。

成績背後,離不開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變革的關鍵,是“車路雲一體化”。

公維潔表示,從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成立之初,就始終秉持着推動“車路雲一體化”的發展理念。在首席科學家李克強院士的帶領下,把“車路雲一體化”作爲創新中心智庫研究和共性研究的重點。

近年來,創新中心與相關車企開展深入合作,共同推進智能交通領域的技術突破與產業升級,既加快了科技成果的落地應用,也促進了產業鏈上下游的協同創新。

公維潔表示,創新中心除關注共性基礎技術研究外,還積極推動公共服務平臺與產業創新生態的建設。下一步,創新中心也將繼續用好政策優勢,聚力攻關前沿技術,加強與產業鏈上下游的協同合作,持續推動智能網聯汽車行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