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見世面到通識教育,聽起來都是富人的東西,其實與錢關係不大

最近公號來了不少新朋友,收到好幾條留言問,大J,我們普通人家怎麼可以帶着孩子見世面啊?

我當時還特地追問了,見世面爲什麼那麼重要啊?

有個媽媽的回答我好喜歡,她說,見世面是幫助孩子開眼界,見過“更大”的世界,“更多”的可能性的孩子,未來在人羣裡都會有不一樣的氣質。

隨即而來的問題就是,見世面必須要很多錢嘛?我們普通人家怎麼辦?

每次聊到這個話題,我都會想到我的一個遠房親戚的真實故事。

三年前,她利用暑假把15歲的女兒送來參加波士頓夏令營,夏令營結束後就順道來紐約玩,然後我們就吃了一頓飯。

很自然的,我第一個問題就是問,“覺得夏令營怎樣?波士頓和紐約這兩個城市感覺如何?”

小女孩也很直接,和我說,“夏令營不靈的,條件非常差,什麼設施都不如我們學校。紐約時代廣場傻死了,還不如上海南京路呢,不知道爲什麼大家都覺得紐約好”。

她媽媽一個勁在旁邊和我說,“快點讓阿姨教育教育她,我爲了這次美國之行花了小十萬呢。本來想帶她出來開眼界,長見識,沒想到一圈下來,她卻嫌東嫌西”。

分享這些並不是要和這個小女孩辯解什麼,這的確是從她眼裡看到的東西。

分享這個就是想說,當我們覺得花錢就能開眼界時,我們需要提醒自己,這兩者也許並不是必要充分條件,也有可能就是我親戚孩子的結果。

生活中我們經常遇到一個疑問,大家都是去了那裡參觀,爲什麼他可以看到那麼多東西,思考那麼多問題,我卻沒有呢?

這個問題我還真的有認真思考過,因爲我真的不希望小D成爲“睜眼瞎”。

這件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我的答案是這樣的。

差異就在於,“看過”卻未曾“看到”;記住了“概念”卻無法內化成自己的“方法”;死記硬背了“知識”卻無法主動思考。

1

感知力

傳統教育形式非常注意那些世俗意義上的硬實力,比如孩子學了這些能力以後,學習更好了、專注力更強了,甚至考試成績更好了、進入更好的學校了…...

但往往忽視那些體驗生命敏銳度、提升幸福感的感知力。

擁有感知力的人,並不會把每一天當成必然,而是願意更加細膩、帶着好奇地體驗生活,來對抗“視而不見”的力量。

感知力聽起來挺玄乎,但落實到育兒,其實最關鍵的就是父母從小就能和孩子一起慢下來生活。

不要趕,把日子過成就是爲了“劃掉清單、完成任務”地生活。

吃飯的時候就是吃飯,一起用心去品味每一口食物的味道;交流的時候就是交流,看着彼此眼睛,認真聽用心說;玩耍的時候就是玩耍,花時間觀察細節,發現小樂趣。

這些小時候的日常體驗,慢慢就會提高孩子的感知力。

他們對於自己每天習以爲常的日子都會覺得感興趣,那麼以後每當她接觸一個新體驗時,她就會有更強的感知能力去發現其中的不同。

從這個角度來看,擁有感知力的人不僅僅可以更好地打開眼界,更能懂得感恩,具有更高的幸福感。

2

“常識”能力

和大家說一個我的故事。

8年前,我第一次去盧浮宮,是和我的前老闆。去之前,我還特地熬夜補課了一番,但真的站在了那些偉大藝術品面前,我仍然覺得很遙遠。

我的老闆倒是很放鬆,和我聊看了的感受,還能隨意地把藝術品和我們生活的小故事、自己的感悟聯繫起來。

那天結束時,我就問他,爲啥看起來同樣都是來這邊開眼界的,你吸收的要比我多很多啊?

他當時哈哈大笑說,估計我就是那種,啥都知道一點,都有點常識,但啥都不精的人吧。

後來有了小D,進修了早期兒童教育後,我接觸到了通識教育,一下子就想到了我前老闆這個故事。

想要孩子可以開眼界,我們需要從小有意識地幫助孩子進行通識教育。

儘管通識教育課程體系是從高校開始的,但對我來說,通識教育更是一種思維模式,幫助我們更好地瞭解世界,說最簡單的就是全面發展一個人在社會高質量生存的基本能力。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 即使你是理科生,

你也需要文學素養,因爲我們需要閱讀;

你也需要懂一點審美藝術,因爲我們需要去看電影、看展覽;

你也需要懂一點經濟學,因爲我們需要規劃理財,或者至少不被騙;

你也需要了解一些宇宙科學,因爲我們至少需要知道自己生活在哪裡,萬事萬物如何運作,等等。

這些是現在在這個社會高質量生活的基礎,也是以後接觸新事物,去見世面時,可以觸類旁通的基礎。

那麼對於育兒意味着什麼呢?

父母別隻盯着能被考覈的,比如里程碑是否達到,幼小銜接的考題是否會做,也要看看,自己家孩子的基本常識有沒有。

選擇書籍、玩具,帶孩子去哪裡玩、看什麼東西時,別隻待在自己的“舒適區”,考慮的都是“這是我會的,這是有用的”,也想想,怎麼帶着孩子一起拉伸舒適區。

歸根到底,通識教育給予了我們常識,這些常識可以讓我們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3

思考力

最後一點,要真正能打開眼界,就需要有主動思考的能力。

一提到這個,大部分的第一反應就是,多讀書多學習。於是,很多人一遇到難題,遇到新的體驗,第一反應也是, “能不能推薦幾本書,我需要再學習學習”。

這粗看沒錯,但也成了很多人不思考的藉口了。

真正的開眼界並不是從無到有的灌輸,說實話,每個人的認知帶寬都是有侷限的,我們只能吸收到我們能消化的內容。

因此,日常生活中,就需要養成多問已掌握的,多通過“已知”來解決問題,查漏補缺,這就是“做中學”。

比如,當孩子說,“不懂/不知道/不會“的時候,不要立馬就想着教他們,給他們買書。

可以問問看,你已經知道的是什麼?根據已經知道的,你有什麼假設?我們馬上可以行動起來的第一步是什麼?

最有效的學習途徑就是:具備一定基礎知識後,投入到實踐活動中,然後發現了問題進行調研學習。

這樣,孩子就能得到極大的滿足,他們發現自己的“已知”是有用且重要,那麼在接下來的調研中,他們就會更加動力十足。

這也是PBL的理論基礎,想了解PBL實踐方法,可以戳這篇舊文回顧

今天這篇又是“不討好”的文章,也許大家更願意看到的是,我和大家分享,多買一些書,多帶孩子出去走走,多接觸人等等。

這些都重要,但是沒有上面這三條的思維模式做前提,很有可能,我們只是翻了這些書,只是到了這些地方,只是看到這些人。

現實有時很殘酷,當我們以爲別人家只是有錢而已時,我們看不到的是對方的見識和思維模式。

記得前幾年跑馬拉松時,我非常努力地訓練了一年,最終完賽成績是4小時45分鐘,而這個成績對於我挪威的鄰居來說卻是“我今年沒訓練,也不想跑太快,我就爭取4個半小時完賽吧”。

這個就是起點,但這並不意味着我們就不努力。

現實也是最公平的,它提供了一個訓練途徑讓每個人都有機會進入這個賽道,只不過我們都知道,你我這樣的普通人,需要付出更多。

但好在這條賽道不擁擠,因爲可以堅持下去的人不多,而且只要願意堅持,回頭看的時候都是成長和收穫。

誰曾想過,讀書時800米都不及格的我,也能跑完馬拉松呢?

我想,這就是普通人家帶孩子開眼界的真正要義吧。

接納自己的平凡和普通,但仍然努力,讓自己的眼界更廣闊,讓一代更比一代好。

正在團

大J叨叨叨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在看”,鼓勵一下哦。

你們週末怎樣啊?我們全家這個週末吃了大閘蟹,個個好肥,尤其是公蟹,膏肥到粘嘴,小D和我都吃得停不下來。

對了,大家期待很久的明年雜誌預訂,明天就來啦。今天第二條是預告,可以先去看看。

覺得文章有啓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