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俄烏戰爭學教訓?!專家:學錯問題就大了

俄羅斯5月16日發射彈雨攻擊烏克蘭,消防人員在基輔停車場忙着滅火。(路透)

拜俄烏戰爭之賜,讓美國戰略家和戰爭策劃者得以有空前的機會,來檢視現代傳統作戰。不過,分析家胡明斯基(Joshua Huminski)說,太靠東歐存有風險,因爲在世上其他地方的戰爭可能截然不同。

胡明斯基在《突發防務》(Breaking Defense)網上發文指出,美軍和歐洲夥伴正密切關注俄烏戰爭,想要從基輔的戰術和作戰中汲取教訓。他們希望,西方軍隊藉由密切觀察烏克蘭作戰的成敗,從中學習並調整,而對未來戰爭有更好的準備。

然而,他指出,尤其是對美國來說,在這盲目觀察和「汲取教訓」的過程中,卻伴隨着兩個風險,並都與21世紀最緊迫的地緣政治、軍事和安全挑戰,也就是北京息息相關。

首先,是汲取錯誤教訓,而忽略正確關鍵背景的風險。對美國爲臺灣在印太所引爆的衝突中,從烏克蘭成功經驗汲取的作戰教訓未必完全適用。其次,同樣重要的就是:密切觀察俄烏戰爭的並不只有美軍,解放軍也在觀察莫斯科、基輔及其西方支持者的成敗。而這意味着,美國希望從中學習,以在太平洋發揮優勢的任何教訓,都可能讓有所準備,並不斷學習的解放軍擬好反制措施。

好幾個月來,美國三軍領導階層不斷說,他們有多密切觀察烏克蘭戰爭,並已將汲取的教訓融會貫通,但也有人說,美國汲取的教訓還不夠深入。

雖然觀察俄烏戰爭無疑有好處,但西方官員也該認清,從東歐陸戰實驗場所汲取的教訓未必能徹底反映,或應用在因應印太區的挑戰上。

第一是後勤,在北約(NATO)第5條款的保護下,美國和歐洲夥伴確保了後方安全,用以支援烏克蘭部隊。此外,儘管事實證明,烏克蘭對彈藥需求龐大,補給吃緊,但不可否認地,它的補給線接近戰場。

相對的,美國在印太並沒有這樣的條件,無論是在海上通訊或後勤能力都有限,更別說是在中方海軍的威脅下了。雖然美國在當地有區域後勤和作戰基地,並能利用夥伴火的設施,但距離和後勤的嚴酷是很現實的。萬一爆發衝突,無疑中方几乎絕對會鎖定這些目標攻擊,並運用政治壓力,以確保夥伴國不讓美軍使用當地基地。

其次,在這場戰爭中,事實證明,俄軍並沒有西方原先估計的強大。有人說,自從1979年中越戰爭以來,解放軍就沒有實戰經驗,但可別忽略了,北京也在學習。此外,解放軍絕對會設法針對臺灣和周邊區域掌握電子、網路和太空優勢,以在這些方面阻絕美國和臺灣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