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電影看阿富汗 戰火下人民悲歌

《追風箏的孩子》故事背景涵蓋了阿富汗多個重要的歷史事件。(摘自IMDb)

《戰火下的小花》讓更多人瞭解阿富汗女性至今地位仍十分低下。(摘自IMDb)

隨着美國宣佈撤軍阿富汗,民兵組織「塔利班」迅速攻佔各大城市,15日便拿下首都喀布爾,逼迫阿富汗政府將政權移轉,當地情勢也引發國際高度關注。而阿富汗雖位於亞洲的中心地帶,但在發生「911事件」之前,對許多臺灣人來說相當陌生,除了新聞報導,我們也能透過電影來認識這片飽受戰火摧殘的土地。

談到阿富汗,不少人首先想到的是2007年上映的電影《追風箏的孩子》,那句經典臺詞「爲你,千千萬萬遍」感動無數人。該片改編自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賽尼(Khaled Hosseini)同名小說,他以自身經歷,講述富家少年「普什圖人」阿米爾與童年好友「哈扎拉人」哈桑跨越族羣的情誼,和阿米爾自我救贖的過程。背景從阿富汗君主制被推翻、蘇聯軍事入侵、阿富汗難民逃往巴基斯坦和美國,到塔利班政權崛起,正是阿富汗近40年的縮影。

昔日繁華不再

一開始塔利班其實是相當受到阿富汗人民擁戴,沒想到在塔利班的極端宗教統治之下,纔是他們惡夢的開始,哈扎拉人不斷遭到迫害,哈桑就是死於塔利班手下,又因爲塔利班的恐怖攻擊,阿富汗再次被異國佔領,戰火綿延不斷。

片中阿米爾逃亡到美國20年後,爲救出哈桑的兒子重返家鄉,看到原本與哈桑開心鬥風箏(阿富汗傳統活動)的街道,經歷多年戰亂的洗禮,早已變得殘破不堪、民衆流離失所,這些觸目驚心的慘況,不只出現在電影裡,而是每天都在阿富汗全境真實上演。

女權遭到壓制

另一部由聯合國兒童親善大使安潔莉娜裘莉(Angelina Jolie)監製的動畫片《戰火下的小花》,同樣改編自同名暢銷小說,故事描寫在塔利班政權下生活的少女帕瓦娜,因父親被抓走,不得不女扮男裝扛起養家重任。片中塔利班以伊斯蘭聖教的名義,要求女性不能接受教育和就業,必須留在家中,且沒有男性陪同不得獨自外出,外出也要以罩袍「布卡」遮住全身,該片揭露在這提倡兩性平權的時代,依舊有許多女性在宗教等因素下,每天過着因「性別不正確」而受打壓的痛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