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種臺灣野豬 成功繁殖9只
純種臺灣野豬身上特殊的保護條紋,到出生1個半月就會開始漸漸褪去,2-3個月大就幾乎看不到了。(臺北動物園提供)
學者調查發現,臺灣山區早已出現大量毛色、耳型等特徵都和臺灣野豬不同的雜種野豬。臺灣野豬不屬「保育類」,但爲延續純種臺灣野豬命脈,臺北市立動物園與臺大動物科學系合作執行「臺灣野豬保種計劃」,由臺大進行基因序列比對,確定臺灣野豬「種源」,再引進動物園繁殖,目前動物園成功繁殖9只純種臺灣野豬。
臺灣野豬最大特性之一即面對自然環境挑戰而潛藏的兇悍野性,幸好透過訓練,動物園內的臺灣野豬跟朝夕相處的保母,成了彼此信賴的好麻吉。但,如果在野外遇見臺灣野豬,尤其是有獠牙的公豬或正在育幼的豬媽媽,最好是保持距離。保育員說,臺灣野豬的成年母豬也有獠牙。
臺灣小野豬身上特殊的保護條紋,到出生1個半月就會開始漸漸褪去,2-3個月大就幾乎看不到了,請大家把握時間到動物園臺灣動物區,看看可愛的「臺灣野豬寶寶」。
2個多月大的臺灣野豬寶寶「恆山」、「華山」、「山茶」及「山櫻」,身上條紋快速消失中。
5月3日出生的臺灣野豬,早已開始改吃固體食物,偶爾還是會找媽媽吵着要奶喝。齒牙有力的小豬們,吸奶時很容易咬痛媽媽,難免看到4只小豬輪流被媽媽從身邊趕走。保育員說,豬媽媽和小豬間經常上演「吸奶攻防戰」。
吃飯時間保育員總是先讓媽媽吃飽,希望牠保持體力好照顧豬寶寶。活潑好動小豬總是以媽媽爲活動中心,看見美食自然不錯過,但過度爭搶媽媽的食物,可是立馬會被媽媽的大鼻子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