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時評】“老年霸總”神劇該管管了

短劇之風,卷至銀髮賽道。據澎湃新聞報道,近兩個月,中老年劇在短劇榜單中紛紛屠榜:WETRUE短劇熱度榜中,《閃婚老伴是豪門》上線後連續5日霸榜第一,抖音話題量已超23億;《閃婚五十歲》《老炮兒之上陣父子兵》的抖音話題量也分別達6億、3億左右。

中老年題材的爆火,轉變了短劇行業的業內觀念:“小鮮肉”變成“老霸總”,同樣能成爲“流量密碼”。流量的背後,是沉迷於短劇的中老年羣體。以前我們總說“網癮少年”,而現在的“網癮老人”同樣不遑多讓,有媒體將其形容爲:兩耳不聞窗外事、埋頭掃碼做任務,打賞主播豪買單、瘋狂購入保健品……這個新賽道,由於有着數量龐大的忠實用戶,呈現出蓬勃的發展勢頭。

客觀而言,以中老年羣體爲題材的短劇,迎合了市場需求,一定程度上也豐富了老年羣體的生活。但也要看到,當一個行業過快過猛發展,同時又得不到有效約束,尤其是流量變現越來越快捷和直接的時候,也容易帶來各種問題。

這類短劇以中老年人爲主角,讓用戶極有代入感。劇情設定上,基本套用“先慘後爽”的模式,爽感十足,而三五分鐘一集的內容,也非常符合中老年人的收視習慣。結合以上種種優勢,中老年用戶被精準“拿捏”,在大數據構建的“信息繭房”中欲罷不能。此前,“爺爺沉迷刷手機,3歲孫子獨自去河邊溺水身亡”的消息讓公衆深感痛惜,也引發社會對部分老年人沉迷網絡的思考。事實上,像這樣的老年人在現實中並不在少數,這已經是一個值得思考的社會問題。

刷短劇不僅“勞神”還“傷財”。老年羣體對網絡支付並不熟悉,辨識能力也相對較弱,在平臺精心設置的“9.9元買不了吃虧”的洗腦式營銷中,最終花費了若干個9.9元。媒體報道中,有老人在短劇小程序充值數萬元,更有老人刷爆了銀行卡。可以說,“老年霸總”之類爲老年人量身定做的短劇,已經成爲另一種意義上的“保健品”,其編織的消費陷阱,專門收割老年人。

短劇創作當然也是一種文藝創作,創作本身是自由的,但這種自由應以公序良俗爲底線,傳遞出積極的價值觀和向上的精神氣息。但在各大短劇平臺上,經常能刷到“28歲霸道總裁愛上45歲保潔阿姨”之類的神劇,先不說邏輯上能不能自洽,這樣的情節設定,除了誘騙用戶來充值,其意義何在?而越是這樣的劇情,越有流量,也恰恰說明它有着潛在的社會危害性。

粗製濫造的“老年霸總”神劇該管管了。在收費模式上,平臺和相關管理部門應該儘快出臺更爲科學、合理的行業規範和標準,不讓其成爲一種新型詐騙。在內容審覈上,應該更加嚴格,可參考影劇的審覈模式,除了“關鍵詞”審覈,還要適當加入對內容、導向的審覈,不能是個劇就能上。互聯網短劇經過幾年的發展壯大,擁有數億用戶,成爲一個新興產業。是時候給它套上制度的“籠子”,引導其走上良性發展之路了。

開屏新聞首席評論員 吳龍貴

責任編輯 貓恩泊

責任校對 陳思帆

主編 嚴雲

終審 編委 李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