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習近平婉拒出席中歐峰會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歐盟初步邀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中歐峰會,但已遭習婉拒。圖爲2023年4月6日,習近平在北京會見歐盟執委會主席範德賴恩。(新華社)
今年是中國與歐盟建交50週年。在中歐關係進入「十字路口」之際,英國《金融時報》報導,歐盟初步邀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將在布魯塞爾舉行的中歐峰會,但已遭習婉拒,屆時中方仍將按慣例,由李強出席峰會。不過,習拒絕出席的舉動,也讓歐盟對中方近期釋出的善意有所保留。
中歐峰會的舉辦地點傳統上在布魯塞爾和北京之間輪流。通常峰會在布魯塞爾召開時由中國總理出席,而在北京召開時則由習近平主持。由於歐盟認爲,此次峰會是爲紀念雙方建交50年,有其特殊意義與重要性,因此盼能由習近平與會。
不過,兩名知情人士透露,北京已告知歐盟官員,屆時將由李強前往布魯塞爾出席峰會,會晤歐盟理事會主席柯斯塔(Antonio Costa)與歐盟執委會主席範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等人。
面對北京「潑冷水」,報導稱,雖然中歐仍在就相關會議事宜磋商,但中方的冷淡迴應,讓不少歐盟人士認爲,面對美國總統川普對多邊國際秩序的衝擊,中方近期釋出的善意,看起來更像是停留在口頭上,而非打算有任何實際作爲。
今年峰會適逢歐中關係敏感時刻。報導認爲,從俄烏戰爭爆發以來,雙邊關係就急遽惡化,歐盟指責中國支持俄羅斯之餘,還對中國電動汽車進口徵收關稅。
一名資深歐盟外交官就直言,「目前的雙邊關係已經進入冷凍期。中國只是調整了語氣,而非實質作法。他們的政策不會改變,我們也是一樣。」
以「戰狼」聞名的盧沙野目前出任中國政府歐洲事務特別代表。有評論人士就認爲,讓盧沙野負責中國與歐洲的外交關係,一定程度也意味着北京對歐盟的立場是轉趨強硬的。
不過,歐盟貿易政策執行委員塞夫柯維奇3月底將訪問中國。西班牙外長阿爾巴雷斯之前受訪也坦言,歐盟應該看見與中國潛在的合作機會。
此外中共中央財辦主任何立峰16日在北京會見美國前財長鮑爾森,雙方就中美經貿關係交換看法。何立峰稱,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前景依然十分光明;鮑爾森也說,美中關係十分重要,願繼續爲美中關係穩定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