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2.0工研院警示 供應鏈「去中化」恐升級「美國化」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IEK)團隊,4日發佈2025年產業景氣預測時示警,川普上任等地緣政治風險提高,先前的供應鏈的「去中化」可能升級成「美國化」。(工研院提供)
面對美國川普2.0的高關稅與貿易戰,工研院產科國際所(IEK)4日發佈2025年產業景氣預測時示警,先前的供應鏈的「去中化」可能升級成「美國化」,如此將讓電子零組件業加重在美國生產比重。
看好人工智慧(AI)持續從伺服器,擴大向PC、Tablet、手機等邊緣(Edge)終端產品滲透,IEK看好2025年臺灣電子零組件產業持續成長。另外受地緣政治的影響,在低軌衛星、伺服器等具有機敏性產品上,臺灣零組件業者將持續受惠。
IEK預估2025年臺灣電子零組件產業(包含:顯示器、電路板、被動元件、LED元件、感測元件與電池元件)產值規模加總2.4兆新臺幣,成長率約爲7.5%,優於2024年的5.4%。
但工研院同步提出警示,若「去中化」升級成「美國化」,將讓電子零組件業供應鏈開啓對美國投資的評估。現階段全球供應鏈的轉變仍主要以去中化爲核心思維,以Apple供應鏈爲例,雖然於中國的比重,從2019年至2023年下降了7個百分點,但美國於相同的時間區間只增加了1個百分點。換言之,實際上受惠的國家仍以東南亞與印度爲主。
IEK認爲,臺灣電子零組件產業兩岸以外的產能建置仍在初期階段,多數產能仍偏保守,可是如果未來升級成「美國化」,不論是從關稅或客戶期待的角度,皆會加重供應鏈美國化的壓力。拉長時間來看,美國生產的比重將會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