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世淡然 陸90後追佛系生活

竇靖童突然剃光頭髮,被誤傳爲「出家」。(本報系資料照片)

「佛系」成爲大陸年輕人最新的標籤。(取自新浪微博@鬥圖必備表情包)

日前大陸歌手竇靖童突然剃光頭髮,被誤傳爲「出家」,「第一批90後已經出家了」因而成爲社交平臺的熱議話題,「佛系」成爲大陸年輕人最新的標籤,以及流行熱詞,更在娛樂圈衍生出「佛系追星」、「道系追星」等詞,連到臺灣跑臺北馬拉松,碰到下雨天,也稱爲「佛系跑馬」。

據瞭解,「第一批90後已經出家了」出自一家新媒體公司,包括9個90後青年淡然應對生活的方式,包括在朋友圈點贊、手機叫車、戀愛、健身、吃飯、玩交友軟件、帶孩子、工作,引發網友討論,隨即成爲熱門話題。

英國媒體BBC探討此一現象,專訪一位福建的90後出家人「僧範兒」,討論何謂「佛系」。這位90後的和尚在2008年、16歲那年出家,他認爲在社會經濟蓬勃發展下,大陸人物質已不缺,開始對精神層次的話題感興趣,又因爲談的是現在主流消費羣90後,消極的心態很容易產生共鳴。

受開悟 對事不執着

「僧範兒」強調,外界誤解「佛系」一詞,冠上「佛系」並不代表90後要出家:「現代人對佛教文化認識淺薄,以爲出家是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是碌碌無爲不思進取的,很喪。但真正的佛系不是消極避世,而是開悟後的明瞭,是對一切事物不執着、淡然,是一種積極的處世心態。」

被批低成就 無抗壓力

「佛系青年」雖與佛教無關,卻形成一種文化現象,在娛樂圈更從「佛系追星」衍生出「道系追星」、「儒系追星」、「穆系追星」等詞。

「佛系」得到不少年輕人的共鳴,但也出現了不少批判的聲音。有學者認爲,「佛系青年」代表了90後「低成就慾望」的特質,主因是社會變遷太快,年輕人無法適應生活境遇中出現的太多新內容,所以造就一種「佛系」心態,不完全是一種與主流社會的割裂和對抗。

小靈通 佛系

佛系一詞源自日本,2014年首次出現在時尚雜誌《non-no》,與佛教沒有任何關係,指的是對人際關係非常消極的男性,特色是喜歡獨處,依照自己的步調行動,嫌戀愛麻煩,和女生相處會覺得很累,甚至覺得和女生相處很麻煩,如同出家的和尚般,和女色絕緣,也不想特別顧慮別人的男性。

大陸的佛系青年則不限性別,代表的是一種文化現象與生活態度,看淡一切,對事情不太用心,只願依自己的方式生活,在任何情況下都處之泰然、不費勁、不爭鬥,被說成是在強勢社會發展下,弱者的一種自我保護觀。(廖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