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音樂產業眉角?黃韻玲:拓展視野、提升自己戰鬥力

北流從2021年與文策院攜手舉辦產業論壇。圖/臺北流行音樂中心提供

網路、AI科技浪潮,當音樂人要投身產業或經營者,憑着一股熱情之外,也得顧及財務等各方面挑戰,臺北流行音樂中心與文策院攜手舉辦論壇分享初踏產業界眉角。北流董事長黃韻玲更鼓勵音樂人要拓展視野,「就像我兒子也會問我,最近有沒有聽這幾個樂團。」隨時提升自己戰鬥力,最後都會回到初心的原點。

北流介紹,音樂人多數是從創作出發,面臨宣傳自己,建立品牌經營,如何進入市場等,都需要重新摸索,因此從2021年起與文策院攜手舉辦產業論壇,今年聚焦「籌募資金」與「財務管理」講座,於9月25日於北流舉辦。

黃韻玲表示,從音樂創作人來說,自己的音樂要被大量聽見、看見,都需要透過許多專業堆疊,當中包含版權、唱片量、點擊數等,尤其是不透過唱片平臺,而是想要走獨立創作者,更需要去正視這些方方面面的挑戰。

「即便是現在臺面上覺得很成功的音樂人,也是會遇到創作瓶頸…音樂載體變化啊…所以不要把這些當成關卡,而是挑戰冒險。」出道近40年的黃韻玲說,北流和文策院過往就做過很多專題,像是AI科技浪潮等,大家應該要一起討論相互扶持,「產業不是你的事或我的事,是要加在一起才能變成產業。」

黃韻玲也分享,以前的她在寫歌時,只覺得自己爽,但是李宗盛和她說,如果只有自己爽在家裡就好啦;如今,換她與高中生們分享,「在和好朋友聊到聽的音樂時,滔滔不絕分享自己聽過的50首,但是發現對方聽過500首、5000首,你就講不下去了。」這代表要持續拓展自己的視野,非埋頭閉門。

音樂產業不僅是創作的詞曲,還有混音、控臺技師、樂手等。黃韻玲說,或許有些音樂人遇上了瓶頸,便受限於自我框架,認爲不適合音樂,但是整個產業還有許多角色,透過講座專題、打開眼界,說不定會發現自己也適合另一項專才,「最後都會回到踏入這行的原點。」

北流補充,今年邀請創立「Fantimate」的張凱特及「彼此影業」共同創辦人陳鬱佳分享,如何透過文化創業加速器與國發基金小額投資的申請心得,與分享新創團隊、內容業者在草創初期於財務管理方面需要注意的事項,減少後續困擾。

北流與文策院論壇主題廣納產業界的方方面面。圖/臺北流行音樂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