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高雄》開展 27位跨世代藝術家揮灑高雄形貌

《抽象高雄》展覽,攜手27位高雄藝術家各自揮灑,展現高雄獨特的城市性格與多元魅力。(高美館提供/袁庭堯高雄傳真)

高雄市立美術館睽違15年、再度啓動「美術高雄」展覽系列活動,9日推出《抽象高雄》展覽。(高美館提供/袁庭堯高雄傳真)

《抽象高雄》展覽以「海洋.世界」、「大地.山巒」、「工業.港口」、「都會.空間」、「色彩.型態」、「心.情」等主題,鋪陳城市給予的藝術養分,藝術家透過展覽引領觀衆找到自己與高雄相對應的感受與連結。(高美館提供/袁庭堯高雄傳真)

高雄市立美術館睽違15年、再度啓動「美術高雄」展覽系列活動,9日推出《抽象高雄》展覽,攜手27位高雄藝術家以抽象作爲創作方法,以城市作爲創作靈感,各自揮灑、展現高雄獨特的城市性格與多元魅力。

《抽象高雄》展覽以「海洋.世界」、「大地.山巒」、「工業.港口」、「都會.空間」、「色彩.型態」、「心.情」等主題,鋪陳城市給予的藝術養分,藝術家從過去學院或畫室所累積對創作的熱情,投注在擁抱自己環境的城市氛圍,用自己的方式詮釋獨特的南方高雄。藝術家所描繪的不再只是一個特定的對象,而是一種普遍的情感,藉由作品看到高雄城市的改變,透過展覽引領觀衆找到自己與高雄相對應的感受與連結。

該展邀請專業策展人王焜生擔任展覽策畫,高美館資深策展人吳慧芳協同策展,此次展覽不僅是呼應 2001至2008年期間所推出的「美術高雄」系列,更是希望強調多元關照在地創作能量的精神,透過不同策展團隊、策劃不同主題形式,整理及聚焦高雄美術的發展和脈絡。

高雄市副市長史哲表示,近年文化部積極推動「重建臺灣藝術史」計劃,高雄市政府也責成文化局等單位對於在地文化史、藝術史的補遺、奠基、深耕、研究和發展必須有階段性的規劃和推動。尤其對於在地的連結與共榮,更是文化藝術發展最核心的部分。

高美館館長李玉玲表示,高美館自2017年轉型行政法人以來發展「大南方South plus」新專業品牌定位,就是希望能以多元史觀的論點提出不一樣的藝術價值判準,讓高美館典藏以及在地藝術家的精彩作品連結全球南方的論述、讓國際看見的新能量。

藝術家莊普表示,自己雖非出身高雄,但他對這座城市有種特別的感情,「港都夜雨」更是他年輕時朗朗上口的一首歌曲,他所捐贈給高美館的作品「港都太陽」就是以音樂的節奏、抽象的表現形式,傳達他對這座城市的感受與嚮往。

王焜生指出,「高雄」就像是本次展覽中的一位隱藏版藝術家,以這座城市作爲靈感,串連27位不同世代的藝術家對於高雄的情感。從藍色的海洋、綠色的山脈、灰黑的工業、炙熱的豔陽、青翠的綠樹到擴及形而上的空間宇宙。《抽象高雄》以情感鋪陳出的城市心情,以藝術家的角度透過非具象的方式來描繪對高雄的印象。以高雄作爲軸心,由藝術家的作品圍繞串連出城市的面容,展出作品創作時間橫跨自1984至2022年,也由這些作品見證了近40年間城市氛圍的改變。

《抽象高雄》(9)日起至9月25日於高美館104、105展覽室展出。8月20日將另舉辦「空間意象與繪畫的表現」展覽座談會,相關展覽資訊可上高美館網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