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刺“航天大國”,印度實力全球排第幾?

本文來源:時代週報 作者:劉沐軒

爲了全面躋身大國行列,印度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太空計劃。

據《印度快報》9月19日報道,在去年8月“月船三號”月球車成功登陸月球后,印度內閣又批准了4個大型太空項目,包括再次發射月球車、向金星發射探測器、開發新火箭,和最終在2028年建立印度空間站。

印度首個登陸月球的探測器月船三號。(圖源:社交媒體)

印度內閣部長阿什維尼·瓦什納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這些項目是印度航天局提出的“2047年願景”計劃的一部分,印度計劃在2040年前完成載人登月。

但這是否太過樂觀?在這個近四分之一的人口仍然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國家,印度的航天計劃真的能夠提升印度人的生活水平?

印度的航天實力:全球第四?

想要了解印度的航天計劃是否操之過急,需要參考蘇聯、美國和中國的航天曆史。

1957年,蘇聯成功發射世界上第一枚人造地球衛星斯普特尼克1號,標誌着人類社會進入太空時代。1961年,蘇聯將宇航員尤里·加加林送入太空,實現人類史上首次載人航天。1966年,蘇聯的“月球9號”完成了首次在月球上軟着陸的任務。1971年,蘇聯發射了第一座空間站“禮炮1號”。

人類史上首個進入太空的宇航員尤里加加林。(圖源:社交媒體)

在冷戰的大背景下,美國在太空探索上奮起直追。

美國1958年發射了自己的首顆人造衛星,1961年首次實現載人航天,1966年第一次發射登月探測器,1973年首次發射空間站“天空實驗室”。

美國阿波羅11號登月。(圖源:社交媒體)

在具有軍備競賽性質的美蘇太空競賽告一段落後,中國成爲太空探索領域的新星。

1970年,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2003年實現首次載人航天,2013年嫦娥三號首次登陸月球,而空間站的首個部分“天宮一號”在2011年就發射,到了2022年底“天宮”空間站全面建成。

相比之下,印度的起步不算晚。

早在1975年4月19日,印度就成功發射了首顆衛星“Aryabhata”。但印度卻遲遲未能實現載人航天的計劃,而是先在2023年通過月船三號實現了月球登陸,並計劃在2028年建立空間站。

印度總理莫迪參觀印度的航天器。(圖源:社交媒體)

從首次成功發射登月探測器到建立首座空間站,印度計劃用五年的時間。

以航天實力來看,印度成爲了第四個在月球表面軟着陸的國家,這也是全球第一個登陸月球南極的探測器。其他的發達國家如日本直到今年才成功發射了登月探測器,後來該設備失聯進入休眠狀態。

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印度還成功發射了曼加里安號火星環繞探測器,成爲首個發射探測器進入火星軌道的亞洲國家。

印度的大國太空夢

在印度航天史的早期,探索太空並未被政客們當作實現大國野心的重要步驟。

1963年,當印度“太空計劃之父”克拉姆·薩拉巴伊帶領印度人開始探索太空時,他支持利用技術推動社會進步造福大衆,明確反對美蘇的太空軍備競賽中部分爲了形象和噱頭而進行的“無用”航天活動。

印度“太空計劃之父”克拉姆·薩拉巴伊。(圖源:社交媒體)

當時,以衛星通信技術爲基礎的電視和電話早已在英國普及,而在脫離英國殖民統治的印度卻寥寥無幾。於是早期的印度航天活動,優先發展通信、遙感和氣象學等應用,以完善印度的基礎設施。

但後來,印度航天事業的發展目的,與造福大衆的初衷漸行漸遠。

2013年,印度向火星軌道發射了一枚飛行器,僅載有五臺儀器,功能十分簡陋。時任印度空間研究組織負責人後來承認,其發射意圖就是爲了證明印度能比中國跟更早抵達火星。

印度的火星探測器發回的火星照片。(圖源:印度空間研究組織)

對此,《印度太空計劃:印度從第三世界走向第一世界的不可思議的旅程》一書的作者辛格表示,印度的太空計劃正從早期內部驅動的現代化力量,逐漸轉變爲了技術競爭和展現全球霸權的手段。

正如蘇聯太空計劃的著名工程師鮑里斯·切爾托克的那句名言,“如果沒有加加林,就不會有阿姆斯特朗”。辛格也認爲,印度近年來的太空探索加速,恰恰是被中國的飛速進步所激勵了。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國際關係研究員斯特羅科斯還指出,僅靠科學目的,難以解釋印度近年來大力推動太空探索的行爲。包括現任總理莫迪在內的印度領導人熱衷於利用該國在太空領域的成就,增強其政府的合法性。

尤其是莫迪擔任印度總理以來,對內增強印度民衆的凝聚力和國家自豪感,對外推進印度的大國形象建設。隨着印度成爲人口最大的國家之一、經濟體量超過英國成爲全球第五大經濟體,印度想證明其成爲大國的野心也隨之膨脹。

截至今年,印度已經七次發起了成爲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嘗試,莫迪還提出要讓印度成爲“世界的導師”。

而太空計劃也成爲印度實現大國夢的重要一步。在今年的印度大選前,莫迪所屬的國大黨就將推動太空計劃、建立印度空間站乃至登月,都納入了競選的政黨宣言中。

莫迪與準備參與印度載人航天計劃的宇航員握手。(圖源:社交媒體)

國大黨對外宣傳印度航天技術的發展,將有助於印度佔領其周邊國家的商業航天市場。但事實上,其周邊國家早已有了更廉價、更可靠的選擇,印度的航天工業體量還尚未有足夠的競爭力。

2023年,印度僅完成了6次發射任務,而中國共完成67次發射任務,美國完成了116次,其中98次來自商業航天公司SpaceX。

本文源自:時代週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