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苦當吃補? 小臭肚魚爭吃苦瓜

澎湖的小臭肚魚爭食苦瓜,將苦瓜推轉的像風火輪般旋轉。(許逸民攝)

颱風過後,可能肚子餓了,澎湖的港口可見成羣的小臭肚魚覓食,就連馬公市風櫃漁港內,海面上漂浮着一顆苦瓜,成羣的小臭肚還是搶着拚命啄吃,也讓整個苦瓜在海面像風火輪旋轉,轉出漩渦,讓人開了眼界,更懷疑這些臭肚魚到底是沒味覺還是愛吃苦?

有人就開玩笑說,這臭肚魚吃苦瓜,不知會不會嫌沒有「鹹鴨蛋」。更有懂吃的人說,把這吃苦瓜的臭肚釣上來在悶苦瓜,應該更是極品美味纔對。

更有釣客就分享說,港口岸邊臭肚魚(象耳)是見白就吃,以前用麪粉團、香蕉索餌甚強,就算試着用嚼白的口香糖爲餌也照吃不誤。但潮間帶要釣臭肚,就得以海蟑螂做餌爲佳,甚至要「撒粗」來誘食了。

水試所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主任謝恆毅表示,魚類本來就會吃任何牠們可以吃的東西,像澎湖水族館的礁岩池,都固定餵食高麗菜。而牠們也吃報紙、衛生紙,甚至假餌。所以,不要把垃圾往海里丟,不然這些魚誤食的東西,還是都會回到人身上。

不過,魚類還是有味覺的,只是不是舌頭,而是靠分佈於身上與體內的味蕾,來分辨甜、鹹、苦、酸的能力,而且功能強大到有些魚的味覺還比人的強大數百倍。所以魚的表皮味蕾只要接觸到食物,不必張口就可以大致辨出食物的味道,只是在食物攝入口中後,味道感覺更加強烈。而這種不張口就能試出食物味道的功能,正是使釣魚人受到挫折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