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護肝片”可以護肝?7個肝臟謠言,一次性說清

本文轉自:人民網-科普中國

肝臟是人體最大的腺體,是唯一能再生的器官,也是人體最大的實質性器官。肝臟呈棕紅色,大致呈三角形,由兩個葉組成。肝病的種類繁多,包括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和肝癌等。

肝臟的主要功能有:產生膽汁、膽紅素的吸收和代謝、支持凝血過程、脂肪代謝、儲存糖原、儲存維生素和礦物質、蛋白質代謝、過濾血液、免疫功能、產生白蛋白等。

肝臟如此重要,對於它的流言卻層出不窮,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肝功能正常代表肝臟正常?

在常規的體檢中都包括肝功能的檢查,其中谷丙轉氨酶、穀草轉氨酶是兩個主要指標。而很多人認爲只要肝功能檢查正常,就說明肝臟肯定是健康的,可以排除肝臟的問題了。但肝功能化驗正常只能說明化驗指標是正常的,很多肝病早期患者的肝功能檢查不會顯示出任何問題。

肝臟具備極爲強大的代償功能,只要剩下1/3正常肝臟細胞,也還是可以正常地進行各種生命活動的。其實這時的肝臟已經出了問題,如肝癌早期或中期,只有癌細胞周圍的肝組織會受到壓迫或侵犯,以及早期的肝硬化,肝功能裡面的轉氨酶也可能只是出現輕度升高,甚至還可能是正常的。

慢性病毒性肝炎是導致肝硬化、肝癌的最直接原因。因此,對於慢性肝炎感染人羣、有肝癌家族史人羣、肥胖者、糖尿病、酗酒等人羣,尤其是年齡大於40歲的男性風險更大。

因此建議定期進行肝臟疾病的篩查,除了肝功能,根據患者病情選擇性做如下檢查項目:

主要有影像學檢查(B超、必要時完善腹部增強CT/磁共振),抽血查腫瘤標誌物(如甲胎蛋白)、肝炎病毒定量檢測等。

真相:肝功能正常不代表肝臟完全正常。常規肝功能檢查只能間接反映肝臟功能狀態,它只是臨牀醫生判斷疾病的輔助檢查手段之一,對於肝臟的完整情況,仍需配合影像學等其它檢查進一步診斷。

預防肝臟問題,只要吃“護肝片”就可以了?

護肝片一度成爲加班、熬夜、喝酒人士的常備品,成爲了一種被大衆追捧的保健食品。現代人多是因爲酒精、肥胖等導致肝臟出現的問題,正確的護肝方法首先是減少損傷肝臟的不良生活習慣,如不要酗酒,不要熬夜,少坐多動。

對於已經有肝臟問題的人羣,如因肥胖、飲酒、病毒感染等引發的肝臟問題,應該及時就醫,明確病因,進行對因治療。若病因沒有去除,停藥以後轉氨酶也容易反跳。

“護肝片”保肝降酶的作用有限,不論哪種“護肝片”,都不會對抗熬夜、喝酒等帶來的損傷。千萬不要期望依靠保健品來預防、治療肝病,有時錯誤服用保健品還可能加重病情。

真相:靠“護肝片”來“護肝”並不可取。建議人們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體檢,疾病早診斷、早治療。對於有着良好生活習慣的健康年輕人,更加沒必要服用護肝保健品。

肝血管瘤會演變爲肝癌?

很多人都是在體檢時做B超被發現患肝血管瘤。肝血管瘤是一種較爲常見的肝臟良性腫瘤,臨牀上以海綿狀血管瘤最多見,患者多無明顯不適症狀。其主要是由於胚胎髮育中血管發育異常所致,多數生長緩慢,只有少數會突然增長,隨之出現肝區不適、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

肝癌是惡性腫瘤,發病迅速,如果不及時診斷治療,從出現症狀一年內就可以出現生命危險,而肝血管瘤則是一種較爲常見的肝臟良性腫瘤,病程長,症狀不明顯。

真相:肝血管瘤不會演變爲肝癌,它們是兩種不同的疾病。肝血管瘤是肝內最常見的良性腫瘤。肝癌即肝臟惡性腫瘤,是我國高發的,危害極大的惡性腫瘤。

得了肝癌一定會疼痛?

肝癌已成爲嚴重威脅我國人民健康和生命的疾病。當肝癌病竈逐漸增大、增多,牽拉肝包膜,容易造成肝區的疼痛,通常呈持續性的脹痛、鈍痛。腫瘤侵犯了膈肌,還可能導致右肩背部的放射痛。晚期肝癌破裂出血,會出現劇烈的腹痛並伴有血壓下降及貧血。

但如果腫瘤長在肝的中心位置,離肝臟的表面比較遠,就算腫瘤比較大,患者也不一定有太多疼痛的感覺。而腫瘤生長的位置如果靠近肝臟的表面,那麼就算腫瘤很小它也會很痛。

真相:患肝癌並不等同於一定會有疼痛。疼痛和腫瘤生長的位置和侵蝕能力密切相關。

肥胖人羣纔會得脂肪肝?

腹部B超檢查是早期診斷脂肪肝的首選方法,脂肪肝是肝臟的脂肪代謝出問題後,導致脂肪在肝臟聚積的情況。

脂肪肝分兩種,一種是酒精性的脂肪肝,也叫酒精肝;另一種是非酒精性的脂肪肝,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脂肪肝。脂肪肝的病因除了肥胖因素,和飲酒、高脂飲食、油炸食品和零食等不良飲食習慣也密切相關。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三高”人羣,本身代謝存在問題的人羣也容易“中招”。

由於過度減肥或厭食而引起的長期飢餓的患者也會患上脂肪肝。體型偏瘦的患者很多實際存在“隱匿性肥胖”,即內臟脂肪囤積。和患者飲食習慣,如高果糖、高脂飲食,PNPLA3基因多態性、胰島素抵抗、腸道菌羣紊亂、內臟和異位肥胖有關係。

真相:不良飲食結構是脂肪肝的重要元兇,但脂肪肝不是胖人的“專利”,瘦人也可能得。防治脂肪肝要改善生活方式,簡單地說就是要“管住嘴、邁開腿”,還要針對病因治療。

喝酒臉紅的人不傷肝?

酒精在肝臟的分解代謝主要依靠兩種酶——乙醇脫氫酶和乙醛脫氫酶。酒精吸收後會進入血液,大部分進入肝臟,因此,肝臟會分解絕大部分酒精。

酒精的分解代謝過程包括兩步:

第一步:酒精(主要是乙醇)在乙醇脫氫酶的作用下,被轉化爲乙醛;

第二步:乙醛在乙醛脫氫酶的作用下,被轉化爲乙酸,最後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喝酒臉紅的人缺乏乙醛脫氫酶,導致酒精分解的第二步就出現異常了。乙醛長時間存留體內,不能很好代謝,進而對機體產生損害,就會刺激血管擴張,導致臉色及身體其它部位皮膚髮紅,心跳加快、噁心等醉酒症狀。

真相:喝酒臉紅的人會更加傷肝。喝酒易臉紅的人是因爲缺乏解酒的乙醛脫氫酶,飲酒後面色的改變,並不能準確地判斷酒量大小,並不表明肝臟對酒精的耐受度。若長期酗酒,患肝癌的風險遠遠高於正常人。而且飲酒有害健康,甭管臉紅臉白,咱都少喝,最好不喝。

甲胎蛋白升高就一定是肝癌嗎?

甲胎蛋白(AFP)是肝癌的重要指標,但不是所有的AFP升高都是肝癌,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每一項化驗指標對不同的個體都有不同的臨牀意義。AFP升高可見於下列情況:

1、肝臟炎症活動

肝臟活動性炎症過程中,可出現血清AFP升高,一般不超過400ng/ml。其升高與肝細胞壞死和再生程度有關,肝功能好轉後AFP可逐漸恢復正常。

2、肝癌

約70%~80%的原發性肝癌(肝膽管細胞癌除外)患者可出現AFP升高,若AFP>200ng/ml超過8周,或者AFP>400ng/ml持續4周以上,則考慮原發性肝癌可能性大。

3、孕期

AFP由卵黃囊和胎肝產生,在孕期第3~5月時濃度最高,但一般不超過200ng/ml,產後3周內逐漸恢復正常水平。

4、畸胎瘤

因生殖細胞的異常發育,也可出現血清AFP升高。

真相:甲胎蛋白升高≠肝癌,甲胎蛋白陰性≠沒有肝癌。

作者:副主任醫師、註冊營養師胡忠東

審覈:中華醫學會科學普及部主任研究員唐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