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飽就困」恐爲健康警訊!專家教2招預防 1情況需就醫

飽餐一頓後讓人昏昏欲睡,提不起精神,可以透過改變膳食內容來調整。(圖/Shutterstock)

忙完一個上午的工作,許多人喜歡來一客美味的午餐犒賞自己或轉換心情,以迎接下午的挑戰,但不少人卻在飽餐一頓後,反而感到昏昏欲睡,失去專注力,這樣的現象在醫學上稱爲「餐後嗜睡」(postprandial somnolence),或食物昏迷(food coma),多半是因爲吃太飽、吃錯食物、睡眠不足所造成,但也有可能是身體出狀況的警訊,

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人體在進食後會產生血清素,這是一種幫助穩定情緒、促進睡眠的腦激素,攝取高蛋白質食物特別容易促進血清素分泌,因此改變飲食內容是避免飯後嗜睡的第一步。

以全穀類、蔬果、堅果爲主的飲食,搭配精瘦蛋白質如豆類、魚和雞肉,可以避免餐後嗜睡的狀況。(圖/Shutterstock)

◆以原型、低升糖食物爲主

美國營養及糖尿病學院(Academy of Nutrition and Dietetics, AND)指出,脂肪的分子比蛋白質或碳水化合物大上許多,是最難消化的營養成分,應該避免在午餐時間吃太多;此外,添加糖(added sugar)或精緻碳水化合物,像是白麪包、加糖的玉米片、白飯等,因爲會快速升高血糖,也容易讓人產生疲倦感。

因此,選擇均衡的飲食或點心變得相當重要。美國克里夫蘭診所(Cleveland Clinic)營養師克里斯汀.柯爾派翠克(Kristin Kirkpatrick)建議,應該以天然或加工有限的「原型食物」(whole foods)爲主,其中的纖維質能減緩人體吸收糖分的速度,像是豆類、蔬菜、水果、鮭魚和雞肉,搭配橄欖油或堅果抹醬,能提供更穩定、持久的能量。

◆擁有充足的睡眠

睡眠可以調節人體激素,包括消化系統激素。一個人若是睡眠不足,身體可能會抑制瘦體素的分泌,或升高飢餓素,向大腦發出「餵我」的指令。缺乏充分休息也會對決策力、情緒控制和調節食物攝取的大腦區域產生負面影響,讓人更難抵抗對美食的渴望。

調整飲食內容後,若還是經常感到飯後昏昏欲睡,可以請醫生測量糖化血色素,確認是否罹患糖尿病。(圖/Shutterstock)

◆恐爲糖尿病前兆

AND表示,美國有很多人罹患糖尿病、或前期糖尿病而不自知,如果調整飲食內容後,還是經常感到飯後昏昏欲睡,可以請醫生測量你的糖化血色素,若是血糖偏高,代表身體代謝機能出現問題,導致血液中的胰島素含量過高,需配合醫生指示進行飲食控制和藥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