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者會經常退出,這是他們成功的方式

頭圖由豆包生成,提示詞:流星、許願‍‍‍‍‍‍

終點線旁邊的警告

設定目標的好處衆所周知——目標就像北極星,指引着奮鬥的方向,當你遇到挫折時,它們會激勵你堅持下去。事實一再證明,富有挑戰性的具體目標會讓你更努力地工作,效果遠超那些模糊籠統的目標。

但是,設定目標有很多好處,並不等於沒有缺點。正如你可能已經猜到的那樣,在明確設定的終點線旁邊應該豎起一塊警告牌:危險,你可能會經歷承諾升級。沃頓商學院的莫里斯·施魏策爾、亞利桑那大學的莉薩·奧多涅斯,以及其他幾位學者,包括馬克斯·巴澤曼、亞當·加林斯基和班比·杜馬,共同撰寫了許多論文,證明目標具有不利的一面。他們指出了設定目標的許多負面後果,其中一些會干擾到理性的退出行爲。

特別是,他們注意到目標在本質上屬於“通過/不及格問題”,缺乏靈活性,而且追求目標還會導致忽視其他可能的機會。這些學者的觀點是,雖然目標確實有助於我們變得更加堅韌,但堅韌並不總是一種美德。正如你所知,毅力能讓你堅持做那些有價值的難事,但也會讓你堅持做那些失去價值的難事。在某種程度上,目標之所以有效,是因爲它們讓你專注於終點線,並激勵你繼續前進。但目標也會讓你在糟糕的情況下拒絕退出,因爲它們始終讓你專注於終點線,並激勵你繼續前進。

爲什麼?部分原因在於,它們的評價標準是通過或不及格。想理解爲什麼目標的通過/不及格本質會阻礙進步,並促使承諾升級,就要做一個思想實驗——假設兩種情況,第一種,你從未跑過馬拉松,第二種,你跑過但不得不在16英里處停下來。請問哪一種情況更糟?第一種情況下,你從沒爲跑馬拉松訓練過,沒開始跑,也沒跑過全程。第二種情況下,你決定嘗試馬拉松,爲此訓練,開始跑步,跑了16英里後不得不退出。我想我們在直覺上都認爲後一種情況更糟。原因在於,如果你不嘗試,如果你從未開始跑步,就不會到不了終點線,因爲你一開始就沒有把它當作自己的目標。

目標的通過/不及格屬性成了進步的阻礙,它讓你不能開始做事,因爲你害怕無法做完。從健康的觀點來說,訓練並跑了16英里馬拉松的人肯定比沒跑過步的人要好。如果你的目標是變得更健康,那麼進行嘗試的人顯然在這個目標上取得了更大的進步。對失敗的恐懼讓我們中的大多數人都不想開始。正如理查德·塞勒打趣的那樣:“如果奧運會金牌是唯一的及格線,那麼你連第一堂體操課都不會想上。”

一旦設定了目標,我們就會將它作爲衡量自己的標準。跑一場馬拉松,只要沒跑完26.2英里,無論跑了多遠都是一種失敗。這就是目標促使承諾升級的方式,因爲我們無法接受任何到不了終點線的事情。外部環境如何改變,或者我們的身體發生了什麼,都不重要。我們不想承受失敗的感覺。我們會一直朝終點線跑,直到斷腿爲止。當涉及我們厭惡在損失狀態下關閉心理賬戶時,目標的通過/不及格屬性使問題變得更糟。一旦設定了目標,你就會立刻讓自己處於損失狀態,至少在到達目標之前是這樣。一旦越過起跑線,你現在離終點線就還“差一步”。

當經濟學家談論收益或損失時,他們指的是與你開始的時候相比,你目前是賺了還是賠了。但通常情況下,當涉及目標時,我們很少關注經濟學家的說法。處於損失中是一種心理狀態,與其他事情沒什麼不同。我們看不見自己的收益,即使已經超越了起點很遠,因爲我們衡量自己的標準不是離開起跑線多遠,而是還沒有到達終點線。因爲我們不想在損失狀態下關閉心理賬戶,所以只會繼續向終點線奔跑,即使跑斷了腿。在距離珠穆朗瑪峰峰頂300英尺的地方返回,你會覺得自己失敗了。前進的路上是有價值的,但我們棄之不顧,因爲目標要麼被達成,要麼未被達成。非此即彼,沒有中間地帶。目標的通過/不及格屬性會阻礙進步,導致承諾升級,讓我們拒絕將一路走來取得的進步視爲成功。

缺乏彈性的目標

令人遺憾的是,一旦設定目標,我們就很少再去審視它。目標的設定往往一勞永逸,終點線的位置沒有及時調整。

目標是跑5英里,跑完5英里就是成功;目標是跑半程馬拉松,只跑5英里就是失敗。目標是跑半程馬拉松,跑完13.1英里就是成功;目標是跑全程馬拉松,只跑13.1英里就是失敗。如果你嘗試超長距離馬拉松,那麼只跑26.2英里就是失敗。目標能發揮作用,但有時也會讓我們忽略它們不值得繼續追求的明顯跡象。

當一個目標要麼被達成,要麼未被達成時,你基本上只能選擇不開始或者堅持到底。這也是造成退出悖論的一部分原因。擁有退出選項的美妙之處在於,它更容易讓我們在不確定的情況下做出決策。無論我們做什麼決定,無論是跑步、登山,還是創業、談戀愛,都是在一個隨機的世界中憑藉不完全信息做出的。

我們受運氣的影響。世界會改變,我們也會改變。對於任何所思所想、所作所爲,我們幾乎都可以在未來選擇改變主意或放棄。而此時,我們通常會比最初做決定時更加了解相關信息。但退出選項只有在我們真正使用它時纔有幫助。假如沒有不確定性,世界也未曾改變,那就不是問題,因爲無論你爲之奮鬥的目標是什麼,它不僅會指引你前進,而且指引的方向也一直正確。然而,世界充滿了不確定性,世界也總在不斷變化。這意味着我們的目標應該相應改變。

設定目標是一個權衡的過程。我們看重的東西並不相同——金錢、家人、愛好、友情、健康、幫助他人的感覺等。沒有一個目標可以讓我們顧及所有事。從本質上講,目標會讓我們將自己看重的東西進行排序。我們會問自己:“我想要實現什麼?爲此我願意放棄什麼?”可想而知,追求目標的好處將超過爲此付出的代價。目標就是這種權衡行爲的表現。換句話說,我們試圖最大化期望值,我們爲自己設定的目標應該有助於實現這一點。

舉例來說,如果設定了跑完馬拉松的目標,你就會期望得到一些東西,也會預計要放棄一些東西。克服困難的成就感對你來說可能非常重要。這個目標可能反映了你對健康的重視程度。你可能認爲在戶外跑步的感覺很棒,也許還有很多其他原因。所求及其相對重要性對你來說是特定的。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你願意爲有價值的東西放棄什麼。

爲馬拉松進行訓練意味着犧牲與親朋好友在一起的時間,或者放棄追求你可能喜歡的其他愛好。我們大多數人都看重生理舒適,而你顯然要在某種程度上放棄這種舒適。慣常的不適和傷病是長跑訓練中的一部分。你可能還要考慮到,即使天氣寒冷或下雨,你也要到戶外去待上一段時間,有時還得早起,不能睡懶覺。在爲事業設定目標時,你也要做這樣的成本-效益分析。如果目標是進入一家《財富》世界500強公司的管理層,就要優先考慮某些你看重的事情(比如事業或財富方面的精進),而不是其他你願意放棄的事情(比如找一份壓力較小的工作,免得把工作帶回家)。

無論是顯露在外還是隱含其中,你設定的目標都服務於期望值,以便平衡你想獲得的好處和你要付出的代價。這就是設定目標的全過程。但是,當你設定好目標並開始追求時,等式兩邊會發生什麼變化呢?我們設定好目標後,它就成了一個固定的東西。提供服務的東西,變成了服務對象本身。目標是我們努力實現的對象,而不是我們最初在設定它們時所表達和平衡的重要事項。即使設定目標的基礎條件在不斷髮展,目標本身仍巋然不動。

外部環境在改變,我們的認知在改變,對效益和成本的權衡在改變,偏好和看重的東西也在改變。隨着這些因素的變化,如果我們重新進行成本-效益分析,結果肯定會有所不同。但我們不會重新分析。爲了實現目標,我們必須對周圍和自身的變化方式做出反應。這意味着要動搖目標,但我們不會理所當然地這樣做。總而言之,目標的通過/不及格屬性和固定屬性使我們只能朝着終點線前進,即使終點線已經偏離了我們應該奔跑的方向。但是,缺乏彈性的目標並不適合這個靈活的世界。

每個目標都至少需要一個“除非”

目標是強大的工具,它們能讓你有所成就,但僅有一個目標會導致承諾升級,使你固執己見,錯失實現心中所想的最佳方式。當然,目標的固定屬性是造成這種災難的原因之一。

設定好目標後,我們會了解新的信息,世界在改變,我們在改變。設定更靈活的目標是解決這個問題的一種方式。在目標中加入一些經過深思熟慮的“除非”,有助於實現我們正在尋求的靈活性,對不斷變化的形勢做出更積極的反應,緩解由失敗引起的承諾升級。

“除非沒有高級管理人員參會,否則我將繼續跟進這條銷售渠道。”

“除非不得不一直把工作帶回家,或者發現自己害怕週一的到來,而且這種感覺長期持續,否則我將繼續留在目前的工作崗位上。”

“除非不能在接下來的兩個月裡達到我和退出教練共同設定的明確的標準,否則我將繼續開發這個產品。”

“除非骨折,否則我將繼續跑這場馬拉松。”

制定終止標準非常重要。當設定一個目標時,創建終止標準列表可以讓你更理性地判斷何時是放棄的最佳時機。這些終止標準可能與世界向你發出的信號有關,也可能與你自身的變化有關,還可能只是因爲你的偏好或者看重的東西發生了改變。

爲了使這些“除非”發揮最大效用,我們需要訂立強有力的預承諾契約,規定好如何貫徹終止標準。此外,爲了確保這些“除非”能夠讓我們以最快的速度弄清正在做的事情是否值得,我們也需要區分“猴子”和“基座”。

“猴子與基座”是一種心智模型:

試想一下,你正在訓練一隻猴子,讓它站在公園的基座上用燃燒的火炬玩雜耍。如果能完成如此高難度的表演,你就發大財了。

表演想要成功,離不開兩部分,訓練猴子和建造基座。前者是成功道路上難以逾越的障礙,後者則不然,人類在幾千年前就開始研究基座,研究得很徹底,你可以買一個基座,甚至只是把快遞箱子倒過來放。

這個心智模型的意義在於提醒你:如果不能訓練猴子,那麼建造基座就沒有意義。換言之,你應該先解決問題中最難的部分。

當然,這些“除非”都需要事先規劃。你竭力想要預測可能出現的情況,但不可能預測到每一種堅持或退出的情況,也就是說,你必須不斷審視目標所代表的成本-效益分析。你應該定期重新評估自己看重的東西:原本處於優先位置的事項是否始終如一?所要付出的代價是否依然值得?這樣的審視也爲你提供了重新評估舊的終止標準和設置新標準的機會。合情合理的“除非”能讓我們擺脫短期目標的牽制,這些短期目標對實現我們爲之奮鬥的長期目標並無幫助。我們很容易掉進努力打贏一手牌,或爭取在一場比賽中獲勝的陷阱。但這些局部目標可能會阻礙我們以“人生是一場持久戰”的方式行事。

換句話說,要最大化我們一生的期望值,有時就要放棄這些臨時終點線。堅持做那些失去價值的事,有礙於你從最初設定目標的正當理由中獲益,也會讓你比一開始時付出更多的代價。目標應該及時調整,把成功僅僅定義爲衝過終點線,是一種相當刻板的世界觀。我們不僅需要設定更靈活的目標,自身也需要在評估成功和失敗的方式上變得更加靈活。顯然,以通過/不及格的方式看待目標太過刻板且絕對,導致我們低估或完全忽略了已經取得的進展。爲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需要找到方法來標記這些進展,慶祝我們在通往終點線的途中所取得的成就。假如登頂珠穆朗瑪峰能讓你從身體和精神的挑戰中收穫很多價值,那麼登上1號、2號、3號、4號營地或距離峰頂300英尺,客觀上並沒有給你造成損失。與試都不試相比,更加算不上損失。當然,我們的主觀體驗並非如此,而這正是我們需要改變的。

我們需要找到一種扭轉局面的方法,停止僅僅用“距離終點線多遠”來衡量自己。我們要開始更多地信任自己,看清楚自己距離起點有多遠。如果做到了這一點,銀牌就不會那麼令人失望,因爲比起現實中那些剛起步的運動員,這已經是成就斐然了。設定一個富有彈性的目標,更有利於標記和慶祝在實現過程中取得的進展。有些目標沒有達到,你收穫不到什麼。而有些目標無論有沒有達到,你都可以做到或學到很多有價值的事情。這些纔是我們應該優先考慮的目標類型。

“除非”的一個優點是,它爲你提供了另一種成功的方式。一套很好的終止標準意味着,你可以通過達到一個目標或嚴格遵照這套標準取得成功。適時退出是一件有價值的事。堅持應用“除非”,則能讓你做到適時退出。把“除非”附加到設定的目標上,我們就能堅持貫徹“過程重於結果”。目標本身是以結果爲導向的,但“除非”專注於過程。

重新定義“失敗”和“浪費”

我們可以看到,設定的目標是如何阻礙我們退出的:我們厭惡在損失狀態下關閉心理賬戶。但只要設定了目標,我們就會將自己置於損失中。這加劇了由其他偏見引起的問題,使天平向堅持的一端傾斜。我們被賦予目標,它們很容易成爲我們身份的一部分。它們演變成現狀。一旦開始朝着終點線前進,我們就會累積爲此而花費的時間、精力和金錢等沉沒成本。

我們之所以很難退出,是因爲我們害怕兩件事:一是失敗,二是浪費了時間、精力和金錢。我們需要重新定義“失敗”和“浪費”。我們擔心退出就意味着失敗,但我們到底失敗在哪裡呢?退出一件不再值得堅持的事情,這不是失敗。這是成功。我們理所當然地認爲,失敗就是在沒有達成目標的情況下退出,比如未能衝過終點線。但是,如果你繼續追求一些失去價值的東西,難道就不是失敗嗎?我們何不重新定義失敗,將之視爲未能遵循一個好的決策過程?

成功意味着遵循一個好的決策過程,而不僅僅是衝過終點線,尤其是在終點線有誤的情況下。也就是說,適當地遵循終止標準,聽取建議,並認識到我們在過程中取得的進步非常重要。我們也要重新定義“浪費”。浪費時間、精力和金錢意味着什麼?問題在於,我們往往會用一種後顧性思維來考慮這些事情。我們覺得如果放棄某件事,就意味着浪費了我們投入的一切。但這些資源已經用掉了。你不可能再把它們要回來。我們要用前瞻性思維來考慮浪費的問題。也就是說,在一些失去價值的事情上多花一分鐘、一點精力或一美元,纔是真正的浪費。一旦這樣想,你就會意識到你在“如果退出就是浪費時間”的想法上浪費了多少時間。我們需要重新定義失敗,重新定義浪費。歸根結底,我們需要重啓退出的想法。有很多困難的事情值得追求,毅力能讓你朝着正確的方向堅持到底。但也有很多困難的事情不值得追求,適時退出同樣是一種值得培養的技能。

最重要的是,我們都應該沿着一生中期望值最大的道路前往各自的終點線。這條道路將交織着大量的退出。與普遍的認知相反,成功者會經常退出。這就是他們成功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