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人工效率快15倍 太陽能播種機最快明年上市

臺東農改場研發「太陽能乘坐式播種機」。(圖/農委會提供)

記者許展溢臺北報導

農村高齡化導致缺工問題不斷,農委會臺東區農業改良場整合太陽能與播種器技術研發了一臺「太陽能乘坐式播種機」,相較傳統人工播種,大幅縮短臺灣藜和小米的播種時間成本人力,估算效率可達15倍,最快明年就可上市

臺東農改場副場長陳昱初說明,人工「撒播」速度雖快,每公頃作業時間約5小時,但後續田間植株生長位置雜亂,大幅增加除草成本;人工「條播」速度較慢,每公頃作業時間需要30小時,但田間植株生長位置整齊一致,有利後續除草作業。

▲臺東農改場表示,此機器只要靠太陽光就可以驅動。(圖/農委會提供)

陳昱初表示,爲克服傳統人工播種高成本和高勞力瓶頸,臺東農改場研發創新機械「太陽能乘坐式播種機」,機體上方搭配300W單晶矽太陽能板,在天候良好的狀態下,約4至4.5小時可增加0.5公頃作業面積,無須使用汽、柴油,只要依靠太陽光就可以驅動,播種時也可同時充電使用。

陳昱初說,太陽能乘坐式播種機每公頃作業時間縮短爲2小時,種子用量僅撒播的2成、條播的3成,但太陽能播種機一次可以播種4行,每小時可播種0.5公頃,效率約人工條播的15倍,且苗株生長整齊,通風良好,更可減少病蟲害發生機率

臺東農改場表示,此播種機很安靜,沒有傳統內燃機播種機的噪音外,也不會有任何有害氣體二氧化碳排放,一臺的成本約20萬元, 未來將以技術移轉方式授權業者生產銷售,如量產後,每臺最低能以15萬銷售,預計最快明年就可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