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一新/川普印太戰略要成功,須先過5大關卡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推出「再平衡亞洲戰略」,終其任內雖不能說一事無成,但顯然成效有限。川普總統則推出「印太戰略」,能否成功尚存有諸多變數。雖然川普推出「印太戰略」還不到一年,但若將歐巴馬的「再平衡亞洲戰略」與川普的「印太戰略」做一比較,或可得出一些有趣的論點。
1. 中共快速崛起,成爲美國最大戰略敵人兼意識形態對手
首先,就戰略核心意涵來說,歐巴馬的「再平衡亞洲戰略」是針對中共在亞太地區快速崛起,隱隱然已成爲美國的最大挑戰者,並危及美國在亞太地區的霸權領導地位,因此歐巴馬不得不推出「再平衡亞洲戰略」,一方面讓中共知所節制,一方面美國也在亞太地區加強對中共的制衡。
川普推出「印太戰略」時,美國「反中」聲浪高漲。在川普政府從2017年底到2018年初提出的「國家戰略安全報告」、「國防安全報告摘要」、「核武態勢報告」中,美國已將中共視爲最重要的「戰略競爭對手」與「修正主義強權」,認爲中國不僅是戰略上的敵人,也是意識形態與價值體系的對手,再不予以壓制,中共將很快超越或取代美國。
2. 川普迎合習近平對策,遭國內撻伐而沒下文
其次,就雙方的對策來說,面對歐巴馬提出的「再平衡亞洲戰略」,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對策是拋出「太平洋夠大,足以讓中美兩國同時傲遊」與「中美新型大國模式」,強調中美兩國應秉持「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14字箴言,發展建設性關係,以避免淪入大國政治悲劇,或修昔底德陷阱 (Thucydides's Trap)。不過,歐巴馬與他的國安團隊對習近平的提法不爲所動。
川普上任後,他的首任國務卿提勒森訪問北京時,竟然迎合中共,提出14字箴言,引發美國媒體、智庫學者一片撻伐,結果不了了之。
第三,就「一箇中國」問題而言,在歐巴馬時期,美國支持和平解決臺海問題的「一箇中國政策」,中國則主張不排除武力使用的「一箇中國原則」。在美中兩國都同意「一箇中國」的大前提下,雙方尚能相安無事。
在就職總統前,川普就挑戰「一箇中國政策」,雖然美中兩國在「一箇中國政策」獲致協議,但他仍透過美國國會通過的各項友臺法案、「2018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案」與「2019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案」的修正案 ,作爲他的外交與軍事籌碼,變相地挑戰「一箇中國政策」。
4. 川普政府退出TPP,也不參加今年APEC
第四,就這兩個戰略的內容來說,歐巴馬的「再平衡亞洲戰略」強調加強與盟友的關係、強化與印度與印尼新興國家的關係、與中共建立「既合作又競爭的關係」、美國將加強與區域機構及確保亞太地區的航行與飛行自由、推動「跨太平洋夥伴協議」(TPP)五大支柱。
川普的「印太戰略」除了強化與日本、澳大利亞與印度的關係之外,也重視加強美國與南韓、印尼、越南與臺灣的關係,並透過「印太經濟計劃」推動與印太地區國家的經貿關係。不過,由於川普上任第一天就透過簽署行政命令退出歐巴馬推動數年的「跨太平洋夥伴協議」,並不參加2018年「亞太經合會」(APEC)峰會;因此,川普如何有效推動「印太經濟計劃」已讓許多印太國家深感懷疑。
第五,就這兩個戰略推出後的美中關係來看,歐巴馬與習近平舉行多次峰會,雖然明爭暗鬥,但雙方關係基本維持「好也好不到那裡去,壞也壞不到那裡去」的「鬥而不破」的局面。
歐巴馬時期是透過「戰略與經濟對話」(S&ED)與中共溝通,他任內一共舉行八次對話。川普則將「戰略與經濟對話」機制一分爲四,分別是「外交與安全對話」、「經濟對話」、「執法與網路安全對話」與「文化與社會對話」。其中,美中兩國將在2018年10月舉行第二輪的「外交與安全對話」。
川普雖與習近平舉行兩次峰會,並在其他國際場合會晤數次,但他捉摸不定的決策風格不僅讓北京感到困惑,也引以爲苦。更重要的是,雙方在貿易戰已數度交手,似乎都有打持久戰的準備。未來美中貿易戰也有可能升級,進入科技戰或匯率戰。
最後,歐巴馬的首任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在2009年9高調喊出「美國回來了」,但直到2011年歐巴馬纔在澳大利亞宣佈「再平衡亞洲戰略」,終其任內成效不大。
川普2017年11月在「亞太經合會」峰會上提出「印太戰略」,除了「太平洋司令部」更名爲「印太司令部」、第二任國務卿龐貝歐提出「印太經濟計劃」之外,美國也與印度在2018年9月6日舉行「2+2」外長與防長會議,爲未來美、日、澳、印「2+2」會議舖路。但未來「印太戰略」能走多遠,還要看他能否擺脫「通俄門」的糾纏、在美中貿易戰佔上風、強化與盟友的關係,以及有效確保美國與盟友在印太地區的航行與飛行自由權。
延伸閱讀
陳一新/中美貿易戰何去何從
【三臺會聚焦】陳一新/兩岸簽訂「和平協議」難在哪裡?
陳一新/美艦通過臺海的背後?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論壇歡迎網友參與,投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