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萬年的聚寶盆!40萬平方公里塔里木盆地,中國如果失去會怎樣

提起塔里木盆地,你會想到什麼?一望無際的大沙漠?寸草不生的荒原?亦或是星羅密佈的片片綠洲?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裡其實是一片能源寶庫,其內部有着大量的油氣資源,是我國重要的石油和天然氣開採區,甚至被譽爲“黑金之海”。

那麼這個被一片高山包圍的突兀盆地,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其內部又爲何蘊含着如此多的資源呢?

塔里木盆地的形成與演變

所謂的盆地,從字面意思上去理解足矣,就是一片構造類似於盆子的地形,這種地形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四周高,中間低,盆地地形也是目前世界五大地形之一。盆地形成的原因一般有兩種,一種是構造盆地,一種是侵蝕盆地。

所謂的侵蝕盆地,簡單理解就是在長期的外力作用下形成的盆地地形,我國西南雲貴高原和廣西地區的一些盆地,就是通過這種方式形成的。具體來說,就是大風,雨水,以及地下水流動等外力作用長期侵蝕地表,最終形成盆地。

但是各種外力作用所導致的形成過程亦有不同,例如地下水流動導致出現的盆地,其形成過程就是下層岩石崩塌,最終導致地面陷落,我們前面提到的西南地區的盆地大多如此。

還有河谷盆地,這種屬於河流逐漸向下侵蝕,較爲堅硬的岩石部分不受影響,但是較爲鬆軟部分卻會逐漸凹陷,最終牽一髮而動全身,形成大面積的盆地,伊犁河盆地就屬於河谷盆地。

還有一種是風蝕盆地,這種盆地的形狀大多是碟狀的,形成原因則是強風將地表的砂石吹走,在我國的西北地區這種類型的盆地數量其實不少。

另外一種盆地形成方式是由內力所導致的,也就是構造盆地,我國境內最大的構造盆地正是塔里木盆地。這種盆地是由於地殼運動,導致地下岩層受到擠壓或者拉伸,進而形成一塊較大的盆地。

這種盆地的特點是有一個相對穩定的地塊,但是周圍則存在大量的“褶皺帶”,體現在現實中其實就是山脈。

除了塔里木盆地之外,中國另外一大構造盆地是四川盆地。在新生代也就是6500萬年前,塔里木盆地其實是一片相對穩定且平坦遼闊的內海,即塔里木海。但是隨着4000萬年前,印度板塊開始向北逐漸衝刺,最終和亞洲大陸“撞車”。

兩個板塊最終“撞”出了一個逐漸向北擴隆的青藏高原,以及天山山脈,而塔里木海中的海水也逐漸的流失,最終形成了今天帕米爾地區的水道。

因爲青藏高原的隆起,遮擋了南方的溼潤海風,以及塔里木海流失造成的鹽鹼地,最終導致了今天塔里木盆地乾燥的沙漠化環境。

但是事實上,在新疆地區出現大量的人類活動之前,塔里木盆地其實並沒有今天這麼幹燥。真正造成塔里木盆地成爲現在這個模樣的,恰恰就是絲綢之路的存在。

絲綢之路導致塔里木盆地出現了大量的人類定居點,而人類活動破壞了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環境,最終導致了今天塔里木盆地的高沙漠化。

那麼塔里木盆地的巨量能源儲備,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塔里木盆地是如何成爲“聚寶盆”的?

我們前面提到過,塔里木盆地在很久以前其實是一片海,這也意味着塔里木地區在遠古時代其實具備一個完整的生態圈,而這爲石油的出現提供了天然的便利。但是塔里木盆地最大的資源其實並非是這些古生物形成的“財富”,而是當年的海水本身。

塔里木盆地逐漸不具備海洋條件後,其實並不是所有的海水都流失了,其中一部分海水其實直接蒸發了。

後來塔里木盆地的氣候變得越來越炎熱,區域內曾大量存在的鹹水湖也逐漸蒸發,這些被蒸發的海水和湖水將曾溶於水的寶貴物質,遺留在了鹽巖地層和滷水中。

例如鉀元素,鉀溶於海水,可以被用於製造肥皂以及化肥。同時還能夠被廣泛的運用於玻璃生產和陶瓷生產,在現代工業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當然最大的作用還是用於製作化肥,這畢竟是涉及到了吃飯的問題。

除了鉀元素之外,塔里木盆地的鹽巖地層中還存在大量的鋰元素,鋰元素就更不必說了,鋰電池想必大家都知道吧。如今正值中美貿易戰時期,鋰電池就是美國打壓我國工業發展的一個重點類目之一,而沒有鋰元素,想要生產鋰電池就是一句空談。

除了這些元素之外,塔里木盆地最著名的肯定還是油氣資源,因爲塔里木盆地曾經經歷的地殼運動,所以塔里木盆地也是全國最大的沉積盆地,這裡埋藏着豐富的寒武系、二疊系、石炭系及侏羅系沉積有機質形成的烴源巖。

所謂的烴源巖是一種能生成油氣的岩石,因爲地殼運動,所以塔里木盆地生成了一個蓋層,這個蓋層就像是鍋蓋一樣將烴源巖覆蓋了起來,使得油氣資源不至於外溢。

因爲塔里木盆地本身是海洋,印度板塊撞上來相當於是人爲破壞了塔里木海域的生態環境。

對於海洋生物而言,這屬於是“天災”,跑都跑不了。所以大量的海洋生物屍體就被埋藏在了塔里木盆地中,這些海洋生物屍體又進一步的形成了烴源巖,因爲海洋生物屍體的數量多,所以烴源巖的儲量也就大。

除了油氣資源之外,其實塔里木盆地本身也是一個不可多得的資源。這裡的光照強度很高,所以非常適合太陽能發電,如今塔里木盆地內的定居點基本上都是採用太陽能發電這種清潔能源。

但是相較於其他資源而言,太陽能資源多少就顯得有點不值一提了,那麼今天塔里木盆地的資源被開發了多少,剩餘的資源有爲什麼不開發呢?

塔里木盆地的資源開發

新疆目前已經探明的油氣資源儲量,已經佔到了全國油氣資源儲量的30%,其中塔克拉瑪干沙漠已探明的石油儲量達到了178億噸,85%的油礦仍未探明儲量。而塔克拉瑪干沙漠,其實就位於塔里木盆地內。

塔里木盆地表面上是不毛之地,實際上卻是中國的資源寶庫,塔里木盆地內深埋超過6000米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分別佔到了我國的83.2%和63.9%。

那麼既然塔里木盆地有這麼多的油氣資源,那麼多還未探明,爲什麼我們不直接都開發了呢?爲什麼我們的石油和天然氣還要依賴國外進口呢?

其實“未探明”這三個字本身,就已經說明問題了。塔里木盆地內的油氣資源,埋的實在是太深了,雖然儲量擺在那裡,但是開發難度實在是太高了。

我們挖那麼深去開採這些油氣資源,其實成本上就已經很划不來了,還不如直接從中東買更便宜。

當然,我們也有另一方面的考量,那就是既然能夠從外面買,爲什麼還要開發我們自己的?舉一個例子,美國的氦氣儲量在全世界都能排得上號,但是他們依然選擇從中國進口氦氣,自己國內的氦氣資源埋在地裡也不開發。

因爲這些寶貴的能源,實際上都是戰略資源。隨着人類工業化的愈發深入,我們對於資源的消耗也變得越來越大,但是地球資源的總量是無限接近於不變的,或者說資源生成的速度遠遠趕不上人類消耗的速度。

如果人類不在一定時間內步入星辰大海,那麼資源耗空似乎也已經成爲了必然。如果全球陷入資源短缺,誰家裡的儲備多,那誰就吃香,這個道理非常簡單。既然如此,塔里木盆地內的油氣資源,不如留着不開發,以備後用。

而且我國其實並非真的沒有開發塔里木盆地油氣資源的能力,我們的物探技術其實很高,曾經歷時42個月,在西北油田成功取得了超深層斷裂識別精度達15米的萬米超深層較爲清晰影像。

接下來通過三維立體雕刻技術建造模型,就可以較爲清晰的展示地下的油氣分佈。在地下八千米以下的地層環境中,溫度很有可能已經達到200℃,一般的鑽桿在這個距離和溫度下,基本上軟的跟麪條也沒啥太大的區別了,操控難度極大。

但是中國石化有超高強度的鑽頭和鑽桿,而且還有旋轉導向系統,相當於長了眼睛,還能夠實時監控鑽頭的方向。

塔里木油田有這麼一句口號:“只有荒涼的沙漠,沒有荒涼的人生。”

中國的石油人,早就通過自己的方式實現了對塔里木的“征服”。所以說我們並不是不具備開發技術,現今塔里木盆地內幾乎所有的資源,我們都有在開發。

只是實在沒有必要一口氣全部都開發完,儘可能保留自己國內的戰略儲備,幾乎已經成爲現今所有大國的一個共識。國家和人其實都一樣,都需要有日常的儲蓄,而塔里木盆地就是我們的“能源儲蓄賬戶”,中國不能失去塔里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