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慎防血壓起伏 引發心血管疾病

振興醫院心臟血管內科醫師陳冠羣表示,溫度變化時,身體調節能力較差的人,可能出現較明顯的血壓起伏,例如老人家、罹患三高、肺部疾病、慢性腎病、有吸菸習慣者,季節轉換時需要特別留意。

陳冠羣提醒,清晨是一天中氣溫最低的時段,經過長時間睡眠後,血壓和心跳要恢復日常活動量,會出現大幅度變化,如果本身就有動脈硬化問題,特別容易發生心血管疾病。許多老人家睡眠時間不長,每天清晨3、4點就起牀,加上對溫度較不敏感,可能疏忽保暖,需要特別留意。

他也提到,起牀時動作較大,容易引發姿勢性低血壓,此時會感覺頭暈,且老人家手腳沒有這麼俐落,可能有肌無力、肌少症等問題,一旦平衡不佳就可能發生跌倒,後果不容小覷。

別等到發生憾事才後悔!陳冠羣提醒,季節變化時血壓易起伏,例如夏天血壓較低,到了冬天仍服用一樣劑量的降血壓藥,可能會難以控制血壓,但病人往往沒有自覺;也有些人擔心冬天一直跑廁所,因而減少喝水量,可能導致低血壓,卻持續服用原藥物,也會導致血壓控制不當。

根據國民健康署建議,高血壓患者應牢記「722」量血壓原則,也就是連續7天量測、早上起牀後、晚上睡覺前各量一次、每次量2遍,透過定期量測,清楚掌握血壓變化狀況,有助於血壓管理。

但陳冠羣觀察到,老人家視力不好,如果沒有家人協助和重視,很難做到一天兩次定期量血壓,門診中10個患者大概只有3人勉強做到,其他多數人都是回診前一週纔開始量。

陳冠羣呼籲,血壓變化不易察覺,除了每天早晚各量測一次之外,當出現頭暈、頭脹、頭痛時,切勿以爲是正常退化或睡不好,務必多量一次,以免忽略了心血管疾病的前兆;若血壓控制不佳,應提早回診追蹤,由醫師評估並調整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