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軍:從北京到鹽城的“綠色奔赴”

“大家要緊跟技術前沿,注意加強專業技術學習,儘量瞭解更多的儀器原理和操作方法,面對各種諮詢時能夠提出合理的綜合建議……”近日,在位於鹽城環保科技城的清華大學大氣污染物與溫室氣體協同控制國家工程中心實驗室,陳建軍正在對團隊成員進行實驗操作的相關指導。作爲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副研究員、清華大學鹽城環境工程技術研發中心副主任的陳建軍,每項實驗的每步操作,都牽動着他的心。

2016年10月,“清華大學——鹽城市深化全面合作協議”正式簽訂,根據雙方約定並經國家發改委、教育部批覆同意,清華大學在亭湖區建設第一個校外國家級實驗室——“煙氣多污染物控制技術與裝備國家工程實驗室”,並同步成立事業法人單位鹽城環境工程技術研發中心。陳建軍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與亭湖區結緣,具體負責國家工程實驗室的籌建、運營管理和技術研發工作。

“亭湖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讓我充滿希望地從北京‘綠色奔赴’到鹽城。”陳建軍說,鹽城環保科技城是全國唯一以環保命名的省級高新區,在這裡開展環保研發將充分實現優勢疊加。於是,陳建軍一到亭湖,便馬不停蹄地開始了籌建工作。

“在籌建過程中,我遇到的最大問題還是人才問題。”陳建軍介紹,他初來時只帶了2個學生,當時這裡的高層次人才不是很多,而國家工程中心的建設恰好又需要相關的高層次人才,這可讓他犯了難。鹽城環保科技城獲悉情況後,成立服務專班,積極配合落實市“515引才計劃”“黃海明珠人才計劃”等政策,並與多家高校院所、科研機構及“兩院”院士建立產學研合作關係,滿足了企業的需求。

陳建軍重視研發工作,不斷突破創新,引領環保研究趨勢。在他的帶領下,實驗室系統研發工業煙氣治理產業發展中的關鍵材料、核心裝備、先進技術和工藝,完成實驗室小試—中試—工業化的全過程,並取得一系列創新性成果,先後完成了NOx脫除、VOCs氧化及細顆粒物淨化等多項技術的成果轉化。其中,實驗室開發的中低溫脫硝催化技術實現煙氣低溫高效減排,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帶動煙氣脫硝技術及相關環保產業的發展,提升了我國環保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爲了提升技術,推動科技成果轉化,陳建軍所在實驗室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共建“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環境材料與裝備研究院”,匯聚全球環保技術與裝備創新資源,爲產業轉型升級和未來產業發展持續提供技術與裝備支撐。此外,實驗室還在鹽城招聘各類高層次人才100餘人,並承擔總理基金、科技部大氣研發重點專項等10個項目,參與制訂修訂催化劑、水泥、玻璃、陶瓷等5項國家或行業標準。

亭湖區良好的發展環境和人才生態,讓陳建軍和他的團隊如魚得水。近年來,陳建軍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大氣專項和總理基金項目等6項,授權發明專利20餘件。同時,他還入選2017年度鹽城市“515”領軍人才,在2018年當選江蘇省第十三屆人大代表,2019年獲得第47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金獎,2020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不知不覺,陳建軍在亭湖區工作生活已有7年的時間。當初爲了穩定團隊的“軍心”,陳建軍把妻子和兒子也都帶來了。“目前我們全家也都已經在亭湖定居了,我愛人一直說我回北京纔算是‘出差’。”陳建軍打趣道,“接下來,我會帶領團隊繼續實施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規劃和路徑研究,致力於開發高端先進前沿的綠色技術成果,爲亭湖競逐綠色低碳新賽道做出自己的貢獻。”談及未來,他信心滿滿。(黃恬恬)

(來源:亭湖區人民政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