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復禮洋樓拆毀 文資會要求重建

位在臺北市鬆河街的「陳復禮洋樓」具有相當的文資價值,卻在今年5月中旬疫情升溫時遭建商拆除,僅剩房屋殘骸。(北市文化局提供/遊念育臺北傳真)

臺北市鬆河街的「陳復禮洋樓」具有相當的文資價值,卻在今年4月中被掛上都更布條,並在5月中旬疫情升溫時遭建商拆除,文資委員會昨給予「陳復禮洋樓」市定古蹟的身分,文資委員建議,應由輔導團隊介入儘速將建築恢復原貌。不過,所有權人會後表示,對於這個結果「不滿意」,將提起訴願維護自己的權益。

「陳復禮洋樓」是臺北市文化局列冊20年以上追蹤的建物,卻在5月時遭建商拆除,房屋僅剩碎片殘骸,文化局昨舉辦文資審議會議,文資委員過半數同意指定爲「直轄市定古蹟」,並要求開發單位蒐集歷史文件、老照片,以重建爲宜,作爲未來意象保存。

不過,所有權人陳先生表示,這棟建物的3樓、庭院都已拆除,內部也成廢墟,與原本的樣貌完全不同,要保存非常勉強、也沒有意義,他認爲,要紀念前人有其他的方法,例如臺大公衛學院裡面已有一面歷史牆講述陳拱北的事蹟。因此,他對結果「不滿意」,將提起訴願維護自己的權益。

專案小組會認爲,該建築爲陳家在日治時期所建,地方仕紳陳復禮在當時爲松山莊長,其子陳拱北被譽爲「臺灣公衛之父」,建築物不僅是松山地區發展的歷史證物,還見證陳家在政治、社會、文化的影響力。

文資委員薛琴建議,儘快規畫修復再利用,並請輔導團隊協助所有權人修復。文資學者蕭文傑指出,文化資產是要溝通協,如今洋樓被拆,應該要像「青雲閣」案例一樣蓋回來。

文化局副局長田瑋表示,所有權人依法有權利提出訴願,至於是否影響修復再利用計劃,他認爲,兩件事並行不悖,所有權人可以一邊提告、一邊繳交再利用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