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路雲一體化”與單車智能互爲補充 專家稱前者或能降低後者算力成本

本報記者 尹麗梅 張碩 北京報道

“大家對於智能網聯汽車存在誤區,認爲有了單車智能就不需要車聯網。我認爲,單車智能是智能網聯汽車的基礎,但是單車智能在感知、算力以及全局交通優化上存在侷限性,很多車企也認同這一觀點,單車智能與‘車路雲一體化’是互補的關係。”

近日,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和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機械行業分會聯合主辦的大軍山·智能汽車科技大會(2024)上,中國信科集團副總經理、總工程師陳山枝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談及了他對“車路雲一體化”與單車智能兩條智能駕駛技術路線的看法。他認爲,“車路雲一體化”與“單車智能”模式並不矛盾,而是互爲補充。

在發展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方面,單車智能與“車路雲一體化”是我國主要關注的兩大技術路線,我國政府正在推動用“兩條腿走路”的思路去發展智能網聯汽車。

不過,目前車企主要押注的是單車智能路線。由於目前還未把相關的路側和雲端等基礎設施規模化地建起來,以及商業模式還不清晰,企業對“車路雲一體化”路線的落地和跟進較爲謹慎。

“車路雲一體化”的作用將越來越突出

在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中,單車智能路線的含義是指,通過車載傳感器(如激光雷達、攝像頭、毫米波雷達)和高性能計算芯片,讓車變得越來越聰明。然而,單車智能存在車載傳感器感知範圍有限、缺乏全局視野、硬件成本高等缺陷。

所謂的“車路雲一體化”,可以理解爲“聰明的車+智慧的路”,是指藉助C-V2X和4G/5G通信技術,將車輛和道路數據同步至雲端,通過實時交互,實現車輛自動駕駛。“車路雲一體化”通過路端和雲端的協同,彌補了單車智能的短板,爲自動駕駛提供了全局感知、優化決策和協同控制能力。

陳山枝指出,在感知環節,單車智能依靠雷達和視覺,視距感知範圍大概爲200米,且前車有遮擋就感知不了具體的路況,比較明顯的案例是高速路上連環撞車事故。

“在單車智能路線中,當面臨長尾挑戰時,無論是雲端還是車端都陷入了算力軍備競賽,我們希望通過走‘車路一體化’路線去降低單車智能的算力成本。”陳山枝告訴記者,與此同時,“車路雲一體化”系統可以依靠路端的攝像頭提前感知路況,並實時傳遞給車端,從而作出判斷和決策,解決讓單車智能比較頭疼的在感知盲區內的“鬼探頭”問題。

千尋位置副總裁辛鑫在同一場合對記者表示:“過去行業在快速發展時,我們在基礎設施方面投入高、週期長,汽車相關智能應用如果依賴道路周邊設施會有各方面的制約,因此單車智能路線先行一步。然而,結合消費者日常應用場景以及綜合體系能力,‘車路雲一體化’發揮的作用就會越來越突出。”

在陳山枝看來,單車智能是基礎,網聯是增強,單車智能和網聯相互賦能,單車智能僅用低成本就能幹得好的事情,網聯不幹;單車智能成本高的地方,可用網聯技術來降成本;單車智能解決不了的事情,可用網聯實現,如超視線距離感知、“鬼探頭”問題。

應加大對新型智能路側基礎設施的建設

單車智能依賴算力、算法、數據,在我國先進芯片獲取受限,以及汽車自動駕駛里程相對較少的背景下,我國依靠單車智能路線要在自動駕駛方面形成絕對的領先優勢頗具挑戰。

因此,依託5G技術和基建能力才能走通的“車路雲一體化”路線受到我國政府的青睞。

當前,我國正在大力推動“車路雲一體化”路線的發展。

2024年1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等五部門聯合發文開展智能網聯汽車“車路雲一體化”應用試點工作。上述五部門指出,要建設智能化路側基礎設施,實現試點區域5G通信網聯全覆蓋;部署LTE-V2X 直連通信路側單元(RSU)等在內的C-V2X基礎設施;開展交通信號機和交通標誌標識等聯網改造,實現聯網率90%以上;鼓勵試點城市內新銷售具備L2級及以上自動駕駛功能的量產車輛搭載C-V2X車載終端;支持車載終端與城市級平臺互聯互通。

緊接着,2024年7月,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公安部、自然資源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發布通知,公佈了20個智能網聯汽車“車路雲一體化”應用試點城市名單。

陳山枝認爲,車聯網以及“車路雲一體化”技術路線經過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智能網聯汽車示範區和“雙智”(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與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試點城市的前期認證,已經有了許多實踐經驗,現階段要切實地去大規模地部署車聯網以及車路雲一體化的發展。

目前已有一部分車企對“車路雲一體化”加碼佈局。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常委、副總經理尤崢在上述大會上表示,目前車路雲協同發展已經成爲趨勢,預計到2030年,“車路雲一體化”智能網聯汽車的產值增量將達到2.58萬億元,其中智能網聯汽車的新增產值將達到2.03萬億元。

在東風汽車的戰略藍圖中,未來將堅持深耕單車智能與“車路雲一體化”兩條技術路線。“我們將抓住國家推進‘車路雲一體化’的試點機遇,積極參與武漢、十堰、雄安等地區‘車路雲一體化’應用試點建設,以港口智慧集卡、城市智慧物流等應用場景爲驅動,助力地方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尤崢說道。

發展“車路雲一體化”需要基礎設施先行。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永偉告訴記者,接下來要加大對新型智能路側基礎設施的建設,支持車路雲試點城市進行廣覆蓋、低成本的路側設施建設。

“‘車路雲一體化’比較依賴一個地區在基礎設施、綜合保障方面的能力。”辛鑫強調,“車路雲一體化”的發展要在強實時性和高可靠性方面發力。

(編輯:張碩 審覈:童海華 校對:翟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