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臺北」KPI僅設定1000人次?文化局:至少5萬人次

臺北市長蔣萬安宣示今年將辦「潮臺北」音樂活動,預估經費將花1890萬。記者餘承翰/攝影

臺北市長蔣萬安宣示今年將辦「潮臺北」音樂活動,預估經費將花1890萬,不過遭議員質疑,爲期3天的「潮臺北」參與總人次KPI,竟僅設定1000人次,不僅效益低,北市府所謂的國際音樂節恐淪「國際笑話」。文化局表示,1000人次僅是與民間Live house合作的活動之一,非全體活動總人次,整體估能帶來5萬次人潮。

林延鳳說,「潮臺北」2部分標案,品牌定位及行銷推廣編列490萬、活動統籌相關則編1400萬,但總計近2千萬的標案,文化局擬定的廠商需求規範書,音樂活動KPI竟僅要求1000人次,文化產業國際論壇及名人講座更連KPI更隻字未提。

議員以觀光署2022年國旅人均消費2316元計算,屏東的「臺灣祭」活動今年超過100萬人次參與,產值最高可達23.16億元;高雄「大港開唱」市府僅行政協助、無補助下,創造30萬人次參與,推估產值也約6.9億元,但北市府編列1890萬辦「潮臺北」,KPI要求1000人次,最多僅能帶來231.6萬產值,市府還虧1658.4萬元,痛批是「撒幣撒歪兼倒貼。」

文化局長蔡詩萍迴應,潮臺北有一系列活動,包括讓較小型的Live house也能參與,但非整個活動KPI僅1000人次,否則「我做局長是要下臺的」,目前整體評估,市府整場活動目標是要達到5萬次人潮參與,包含大場館、戶外表演、市集活動等。

不過議員再度質疑,這次文化局規畫辦二日售票演唱會,即便場場滿場,加上live house的1000人次,也只有兩場小巨蛋滿座演唱會規模,市府還要求需邀日韓等知名歌手及樂團,質疑市府在規模、利潤有限下,整體產值恐難破億,看不見其他縣市音樂活動的車尾燈。

市府迴應,將整合公私資源,並吸引民間響應,盼能借由大型複合式展演活動,活絡臺北在地音樂及相關產業,提升臺北國際城市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