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長潛伏期」新冠確診頻傳 陸專家示警防疫破口
近日大陸接連出現「超長潛伏期」的新冠肺炎感染者,包括確診和陽性無症狀案例,甚至有人接受了11次病毒核酸檢測,才呈陽性反應。對此,香港大學病毒學專家金冬雁示警,不能光靠核酸檢測,還須結合多條途徑如臨牀分析等,否則有形成超級傳播的風險。
據杭州市官方6日通報,當天發現一例境外輸入,核酸檢測「復陽」的無症狀患者,他是一名來自英國的外籍教師,去年12月從廣州入境,經14天隔離期滿後,1月2日抵達杭州,後檢測呈陽性。
▲入境人員在解除隔離後,新冠核酸檢測呈陽性情況近期在大陸偶有出現,增加防疫風險。(圖/路透社)
除杭州以外,近期還包括有遼寧瀋陽,曾出現一名解除隔離10天后確診,去年11月29日自南韓入境的尹姓婦人,截至今年1月3日,她的關聯病例已達27例。
另包括北京、吉林等大陸多地,均曾發現超長潛伏期感染者,《中青報》報導,超長潛伏期感染者自去年12月旬至今,引發北京32人染疫;1月4日,遼寧大連疫情通報還稱,「有的病例做了11次核酸檢測才顯出陽性,有的地區檢測6輪還有陽性病例出現。」
香港大學病毒學專家金冬雁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近期香港也有出現類似其況,雖然超長潛伏期數量還是比較少,在百分之五以下,但該情況給疫情防控的警示是,「一定要警鐘長鳴,盯緊容易活躍傳播的人員、場所以及聚集活動,婚禮等這些聚集活動要加強管控。」
他指出,有些患者可能肺部有感染,但取口咽試紙檢測難以測出,所以不能光靠核酸檢測,還要同時檢測抗體、結合臨牀分析等,「多管齊下來堵截超長潛伏期感染者,疫情防控就沒那麼可怕了」,更可怕的是若有疏漏,造成有些地方出現不明感染源,並已在暗地裡傳播,而百姓放鬆警惕,參加聚集活動。
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馮子健也坦言,最近大陸確實發生幾例入境解除隔離後,檢測出陽性,導致進一步傳播的個案,可能是超長潛伏期,或是檢測方法、試劑敏感性不夠,官方正針對每一個環節進行評估、研究。
► 欸~妳過來一下!妳過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