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50萬個修補小店上線!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圈”出社區新生活
(原標題:超50萬個修補小店上線!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圈”出社區新生活)
10月8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佈會提出,把擴內需增量政策重點放在惠民生、促消費上。惠民生、促消費首先要從羣衆的“急難愁盼”入手。“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消費升級、豐富生活體驗的重要載體。而科技賦能又在改善社區消費條件、創新社區消費場景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家邊的餐館手機下單
食客可以預約吃飯
江蘇南京新街口街道的紅廟街區,承載了老南京的味蕾記憶。不足一百米的街道,匯聚了八十多家美食店鋪。
紅廟街區屬於香鋪營社區,社區針對紅廟街區“網紅”店鋪多、人流量大,管理難度較大等問題,聯合當地街區的便民服務中心,引入數字科技平臺,着力打造出“一刻鐘便民生活圈”。
附近的居民點開手機小程序“百米享購”,就能提前在餐館下單,餐館老闆也可以提前準備食材,雙方都方便。
截至目前,平臺上已經入駐了兩百多家商戶。
樓宇裝上二維碼
一鍵對接社區服務
在山東淄博張店區城南社區,一些樓面上多了一個“智慧門牌”,上面標有樓牌號和二維碼。
居民掃碼後,當前地址、所屬街道、社區等信息不僅一目瞭然,而且還可以精準地聯繫到家政、網格員、法律顧問等服務人員,及時獲取相關服務。
現在,山東淄博張店區已有5000餘棟居民樓安裝了“智慧門牌”,同時社區還整合周邊生活服務資源,佈設“智慧健康小屋”,安裝自助醫療體檢機,引入自助售貨機、無人售藥店和政務服務一體機,打造智慧社區15分鐘生活圈,一站式解決居民各類需求。
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大數據中心副主任 孟學君:我們把智慧社區建設納入了市域社會治理網格化、標準化、數字化、法治化“四化”建設,並聚焦羣衆所需所盼,從智慧安防、養老、醫療、便民等方面系統性建設智慧社區。從智慧便民服務平臺,居民健康生活體驗區等方面探索政企合作運營模式,形成智慧社區的長效運營機制。
今年4月,全國首張電子“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地圖”上線,全國200多個城市、超50萬個修補小店的地理位置和服務信息都被標註出來,家門口的小“菜店”“早餐店”也能在這個電子地圖中實時查詢,不僅爲百姓提供瞭解決民生需求的便捷入口,也爲民生小店提供了更多被看見的可能。
科技賦能,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圈”出宜居美好的社區新生活,也更好地拉動了社區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