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高新上半年淨利潤同比降兩成 核心子公司金賽藥業業績下滑

每經記者:林姿辰 每經編輯:樑梟

生長激素賣不動了?8月15日盤後,長春高新(SZ000661,股價84.19元,市值340.48億元)發佈2024年半年度報告。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6.39億元,同比增長7.6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7.20億元,同比減少20.40%;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爲19.77億元,同比減少2.24%。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業績滑坡背後,長春高新“一招鮮”失靈了。

作爲長春高新的核心子公司,金賽藥業的生長激素產品是業內大單品,但金賽藥業上半年營業收入微增,歸母淨利潤同比減少19.49%。

因此,金賽藥業在女性健康、皮科醫美、體重管理領域的創新產品備受關注。

2024年半年報顯示,長春高新研發投入11.38億元,同比增長10.18%;其中研發費用8.87億元,同比增長26.16%。

管理費用同比增53.71%

長春高新業務主要分爲基因工程製藥、生物疫苗、中成藥和房地產四大板塊,分別對應金賽藥業、百克生物、華康藥業和長春高新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高新地產)4家子公司。

按照收入規模排序,2024年上半年,金賽藥業實現收入51.52億元,同比增長0.25%;實現歸母淨利潤17.69億元,同比下降19.49%。百克生物實現收入6.18億元,同比增長10.50%;實現歸母淨利潤1.38億元,同比增長23.54%。高新地產實現收入4.56億元,同比增長372.45%;實現歸母淨利潤0.33億元,同比增長533.17%。華康藥業實現收入3.91億元,同比增長10.37%;實現歸母淨利潤0.24億元,同比增長26.42%。

按產品分,長春高新的基因工程藥品生物類藥品共實現收入57.71億元,同比增長1.27%,營收佔比爲86.94%;房地產的收入大增372.45%至4.56億元,營收佔比從去年同期的1.57%提升到6.87%。另外,中成藥和服務業分別爲長春高新貢獻了5.89%和0.30%的收入。

不過,長春高新制藥業務的整體毛利率卻同比下降0.26個百分點,其中基因工程藥品生物類藥品的毛利率同比下降0.09個百分點,這可能與金賽藥業有關。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隨着生長激素在多地被納入集採名單,近年來金賽藥業的歸母淨利潤增速持續放緩,2020年至2023年分別爲 39.66%、33.48%、14.48%、7.04%。2024年一季度,金賽藥業實現收入24.70億元,實現歸母淨利潤8.68億元,較上年同期均有微增;但在2022年一季度,金賽藥業的收入和歸母淨利潤分別爲26.48億元和12.05億元,明顯高於2024年同期水平。

另外,長春高新上半年的管理費用同比增長53.71%至5.51億元,在所有費用類別中增幅最大。對此,公司表示主要原因是金賽藥業新BU(業務單元)管理架構的調整及子公司的設立、部分銷售人員職責變化等,相關費用在管理費用覈算所致。

國外銷售增267.78%

近幾年,長春高新股價長期處於下跌趨勢。根據長春高新5月29日披露的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在100則問題中,近1/5的提問者對公司股價低迷有明顯意見,其中有的提議公司註銷回購股票提振市場信心,也有投資者直言“持有這幾年,股價越跌越深,直接把陪公司一起發展的信念擊穿”。

伴隨市場質疑,長春高新一直在推廣新產品。根據公司2024年半年報,金賽藥業的產品分類從往年的四種增加到六種,分別是生長激素及相關產品、女性健康相關產品、腫瘤相關產品、營養品相關產品、皮科醫美相關產品、其他兒科綜合及成人內分泌相關產品。

長春高新表示,金賽藥業加快推進生長激素在輔助生殖及成人生長激素缺乏等領域的應用,加強營養品、促卵泡激素等銷售推廣力度,兒科綜合、女性健康、成人內分泌、皮科醫美、體重管理等業務相關產品收入佔比進一步提升。另外,長春高新加快推進國際市場生長激素等產品銷售工作,國外地區實現銷售收入8523.80萬元,同比增長267.78%。

研發方面,長春高新披露了24個主要研發項目,其中10項爲重點在研項目。從研發進度看,聚乙二醇重組人生長激素注射液(部分適應症)、注射用金納單抗(粉劑)(部分適應症)、重組人促卵泡激素-CTP融合蛋白注射液已處於NDA受理階段,亮丙瑞林注射乳劑、金妥昔單抗注射液處於Ⅲ期臨牀試驗,EG017、GS1-144片、GenSci098注射液和全人源抗破傷風毒素單克隆抗體A82/B86注射液組合製劑則處於其他階段。

而在5月29日的業績說明會上,長春高新方面曾表示,公司注射用金納單抗、注射用醋酸曲普瑞林微球產品上市申請相繼獲得受理。同時,小兒黃金顆粒、亮丙瑞林注射乳劑、金妥昔單抗注射液等產品及長效生長激素新適應症等相關工作持續推進中。預計2025年至2026年相關產品將陸續獲批上市銷售。

8月16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長春高新董秘辦,截至發稿未獲接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