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焦點-海大科博館 三大面向密切交流 深化海洋科學合作

海大校長許泰文(右)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焦傳金(左)與琥珀展品合影。圖/謝易晏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與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於3月3日簽署合作協議,由許泰文校長及焦傳金館長代表簽約,雙方過去在地質相關領域研究與深海生物標本典藏已有多年交流基礎,未來以學術研究、推廣科學教育、典藏展示等三大面向更深入合作。

雙方期盼未來共同培養海洋科學、地質資源探勘以及地質生物學研究領域之人才,爲保留臺灣豐沛生態、稀有物種與資源盡最大的心力。

簽約儀式中有兩件琥珀標本全臺首次曝光,爲4月底科博館即將登場的「琥珀展」暖身。「羽毛、皮膚、寄生蟲」標本是近年獲得的館藏之一,距今約9,900萬年前,可清楚看到恐龍羽毛與部分皮膚保存。科博館地質學組助理研究員楊子睿博士指出,緬甸出產琥珀的地方以前被認爲是一個潟湖,在水域與陸域的交界帶,因此有機會保存陸地的東西。另一件首度曝光的標本是臺灣東部發現的「化石樹脂(琥珀)」,尺寸僅略大於黃豆,經化學分析以後,發現這是臺灣現今不存在的「龍腦香科」植物樹脂,相當珍貴,可依此推測臺灣的地質歷史發展。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焦傳金表示,科博館將整建「礦物廳」,期待未來雙方在研究、標本蒐藏、展示與科教活動等有更密切交流,增加社會影響力。海洋大學校長許泰文也期待雙方在人才培育、採集交流、保育研究有更具體的專案計劃,創造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