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產地】印尼女孩異鄉從農記

上植的有機特色吸引安娜在此實習。

【文字 郭正偉/攝影 吳尚鴻】

聽見採訪準備開始,來自印尼的實習青農Diana,以及農場總經理黃博典都掩不住些微緊張。「上植農場」(上植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座落雲林西螺,其農作主打且積極發展有機與友善環境種植;一如農場取名,黃博典頗具使命感的說:「這裡專門生產上好(siōng hó)的健康食材,值得品嚐。」也是因爲這般理念,吸引來臺實習的Diana愉快在此磨練農業技藝。

午後抵達上植農場時,連日冷冽溫度正逐漸消散,日燄映照西螺一大片一大片農地,明亮閃爍,彷彿春日已先一步躍入。「雲林西螺是臺灣葉菜類最大產區。」熱情的場主黃博典,就着眼前天寬地闊的農村風景向我們說明。時程正值趕工出貨,爲免耽誤農場工事,我省卻寒喧立刻進入工作模式,感覺得出一向低調、不太習慣接受鏡頭與採訪的他們,有些不知所措,揣懷小小緊張。攝影師尚鴻跟我笑鬧着安撫場面。我明白這些小小緊張的迴應,有時其實傳述着受訪者認真想要交流的誠意,應該好好珍惜。「我是Ana。」比起中文,印尼青農安娜(音譯)一口流利的英文更讓人印象深刻。「其實我的名字是Diana,但大家好像不太會念,乾脆就直接叫我Ana。」安娜笑容靦腆,帶着陽光的清新感。

因爲臺灣農業很棒

今年二十四歲的安娜,是臺灣農業部「外國青年農民來臺實習計劃」中,第二梯自印尼(二〇二二年)來臺實習的青農。大疫前的第一梯次(二〇一九年)實習青農,返國後現已陸續成爲印尼在地的農業生力軍。

採訪農場前,農民輔導司農業人力發展科的科長黃淑蕙,提供資料爲我們進一步說明,這個計劃主要媒合外國青農於臺灣農場技術實習,「目前參與國家爲印尼及菲律賓兩國,由兩國農業部門選派十八至三十六歲有實際農耕經驗的青農、農校畢業生或有意經營農業之人員,於我國農、畜、禽及養殖業之實習農場實習,來臺技術實習期間爲十二至二十四個月。」並且,爲照顧其工作權益,工時、津貼與保障皆有規範,訂有相關技能考覈等;青農返國後,有機會運用習得的農藝,促進當地農業發展。

二十四歲的安娜笑容靦腆,說話條理清晰。

「我在印尼讀的是跟農業有關的大學。」談起爲什麼會想要從事農業,安娜說話條理清晰,音調輕柔,「我覺得,我們永遠會需要農業。它供應我們每天的飲食,生活離不開農。」她看好農業發展的前景。原以爲安娜來自農人世家,進一步詢問才知道,父親爲軍人、母親從事護理工作的她,對農業的熱情與知識完全是自發性的。「我父母全力支持我從農,不用跟着他們從事相同職業。他們覺得很好。」安娜曾細心做了臺灣農業相關研究,才決定參與實習計劃,「臺灣的農業很棒,所以我選擇來這裡學習。而且上植農場主要是有機耕作,更是一個難得的實習地點。」

不僅是農業 還有機

上植農場主打生產履歷、有機認證與友善環境種植的葉菜類農作,說起來是承繼父母輩的農耕信念。口氣豪爽、言談幽默的黃博典解釋:「媽媽總是說我們自己吃得安心,纔敢給別人吃嘛。」八年前回來接手農場的他,就決定希望帶動地方發展有機認證,並進而結合在地包裝與共同運銷。

對臺灣農業、對上植懷有期許與細緻的未來藍圖,黃博典於二〇二〇年獲選百大青農,曾任「雲林有機農民協會」理事長,也是現任「西螺青農」副會長。不僅專注協力在地農業發展,更前進校園,將食農教育推廣至下一代。善於結交朋友的性格,讓黃博典與上植的農業發展之路,得以開拓更多方向與可能;農場也從一開始父母輩的四分地,延展至如今十公頃的耕種面積,並持續增加中。

對臺灣、雲林在地的農業發展,黃博典懷抱期待、目標。

「現在主要作物是皺葉白菜、油菜、小松菜等。」黃博典說明:「按照種類的不同需求,分有露天跟溫網室耕作。」他與父親黃福壽一起打造四公尺高鋼骨的「五星級」溫室,既通風排水又耐風耐雨,曾成爲《豐年》雜誌報導溫室主題的亮眼範例之一。「要做就要想一些還沒有人做過的事。」黃博典這麼說。也難怪安娜談起自己在此的實習經驗,總是愉快且笑意滿臉。

最棒的工作夥伴

今年,上植農場總共有五位實習青農,兩位來自菲律賓,三位來自印尼。對黃博典來說,實習青農等於白紙一張,他主要任務就是帶領她們實作、熟悉農務工作,與經營農場所需的一切知識。一開始,每個人的任務都一樣,就是走進田裡身體力行地實作;熟悉田間工事後,再依照農場分工需求,各自派任不同環節的工作。極富彈性也多元學習。認真肯做又聰明,在他眼裡,安娜稱得上是最棒的工作夥伴。

黃博典直誇安娜是很棒的工作夥伴。

安娜今日的農場工作,是在包裝場包裝出貨;她以「學姊」的經驗,領着兩位第三梯次(二〇二三年)的印尼青農學妹,一塊兒手腳俐落地工作。包裝廠在去年落成、使用,黃博典希望藉設立自家包裝場讓相關出貨能更有效率。上植農場現在主要供應學校營養午餐,以及量販店的包裝葉菜。鑑於農場產量越來越大,黃博典開玩笑哀嘆着工作人員永遠不夠;但藉此也可明白,近年來食農教育的有效推廣,讓消費者對於產地、有機認證食材越來越重視,需求量倍增。

每日都有必須完成的預估收成與出貨量。

無農藥、各種手工蟲害防治,艱辛農務讓這些豐碩收成更顯不易與難得。

這裡一切都好快

包括安娜在內的幾位實習青農,一日工事跟臺灣一般農人早作、午休、晚作的日程差不多。採訪時正好遇上今年三月中起的印尼穆斯林「齋戒月」,但除了進食時間有所限制,整體沒有什麼影響,黃博典說。「我們會注意她們生活有什麼需要,也會讓她們帶些自己種的菜回去煮之類,相處起來沒什麼問題。主要就是尊重彼此的文化與宗教信仰,齋戒月期間其實也沒有不方便。」

安娜則說,初到臺灣時,已有心理準備文化截然不同,但讓她真正驚慌的是臺灣一切都很快。不論生活、工作,每個人行動都很迅速。幸好,在黃博典跟農場工作夥伴協助,她才能加快手腳,順利適應。

不論印尼或臺籍,相處起來就像一家人。

三位印尼實習青農一起進行包裝工事。

去年抵臺實習的印尼青農認真磅量葉菜、裝袋。

※更多精彩內容請詳見《鄉間小路雜誌》。

※瞭解更多,歡迎前往《鄉間小路粉專》。

※本文由鄉間小路雜誌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