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說「不能助攻中國」 葉倫下秒坐上這部電動車糗了

當地時間9月5日,美國財政部長葉倫在學校發表講話。(上圖:Wake Tech Community College學校官網) 美國財政部長葉倫在校園裡試駕電動車。(下圖:CBS新聞視頻截圖)

當地時間5日,美國財政部長葉倫在共和黨主導的北卡羅來納州一所理工社區學校發表講話時提醒,任何試圖削減拜登政府的清潔能源稅收抵免政策的行爲都將提高家庭生活成本,危及正在創造就業機會的美國製造業新投資。她警告,「取消這一政策可能會讓正在大舉投資清潔能源等關鍵行業的中國和其他國家佔得先機。」稍後,她參加了學校的試駕活動,駕駛了一輛福特野馬電動汽車,但這款車的電池由於「含有中國成份」,沒有享受法案稅收抵免政策的資格。

據觀察者網綜合路透、美聯社5日報導,美財政部官網發佈講話稿,葉倫當天對北卡羅來納州的居民表示,該州正從拜登政府2022年簽署的《通貨膨脹削減法案》中獲利。美財政部最新數據顯示,北卡羅來納州共有9萬個家庭申請了超過1億美元的住宅清潔能源抵免額度,和超過6000萬美元的能效抵免額度,因此取消這些政策將會是一個「歷史性錯誤」。

她聲稱,「在我們必須繼續採取行動降低物價的時刻,取消這些稅收抵免可能會提高工薪家庭的生活成本。而且,這可能會危及我們在這裡和全國各地看到的對製造業的重大投資,以及隨之而來的工作機會,其中許多工作是不需要大學學位的。此外,這還可能會給中國和其他同樣在這些關鍵行業進行投資競爭的國家提供幫助。」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葉倫大力宣傳北卡羅來納州得益於法案,在去年秋天新建了北美十多年來的首家氫氧化鋰生產設施,將美國生產電動汽車電池關鍵原料的能力提高了50%之際,路透發現,當天她參加了學校的試駕活動,駕駛了一輛福特野馬電動汽車,但這款車的電池由於「含有中國成份」,沒有享受法案稅收抵免政策的資格。

去年年底,美國進一步擴大法案涉及範圍,新規定要求自2024年起,含有由外國敏感實體制造或組裝的任何電池組件的車輛將失去享受稅收抵免的資格。到2025年,這項規定還將擴展至電池製造中所需的關鍵礦物,如鋰、鈷和鎳等。

路透報導,雖然葉倫在講話中沒有點名是誰要求取消相關政策,但她針對的是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川普日前宣稱若重返白宮,他將停止「綠色新騙局」,廢除拜登的諸多清潔能源規定,包括終止通脹削減法案制定的數千億美元稅收補貼,並將資金轉向道路和橋樑建設。

美聯社指出,隨着民主黨候選人賀錦麗在最新民調中的支持率有所上升,北卡羅來納州已經成爲川普和賀錦麗爭奪總統之位的關鍵戰場。這個川普在2020年大選中以微弱優勢拿下的州,正表現出被民主黨翻盤的趨勢。

而葉倫當天的講話,不僅是繼續爲拜登的《通膨削減法案》站臺,同時其講話主旨也與賀錦麗呼籲降低美國家庭生活成本的競選主張相一致。過去,葉倫在讚賞法案作用時,往往強調其對經濟增長和創造就業的好處。

另據《國會山報》報導,在川普競選團隊集中火力抨擊《通膨削減法案》之時,最近幾週一些共和黨議員卻「反水」了,對廢除法案表示擔憂。8月初,一個由18名衆議院共和黨人組成的小組致信議長邁克·約翰遜,告誡他如果共和黨明年要保持或擴大在下院的多數席位,那就不要針對法案中有關稅收抵免的內容。

他們在信中聲稱,廢除稅收抵免可能會破壞能源行業的增長,因爲有些企業已經開始投資動工,這會導致私人投資受損並剎停已經在進行中的項目開發,「廢除抵免會造成最糟糕的情況,那就是我們花了納稅人數十億美元,最後全部打水漂」。

信中還補充稱,衆議院應扭轉損害美國家庭的政策,同時保護和完善那些使美國實現能源更獨立、更安全的政策。

而這封信也遭到一些共和黨人的批評,怒斥聯署人是「K街的說客」。K街(K Street)位於國會山和‌白宮之間,是一條匯聚了大量智庫、遊說集團和公關公司的街道。在政治話語中,K街已經成爲美國遊說業的代名詞,就像華爾街代表美國金融市場一樣。

值得注意的是,葉倫這頭打「中國牌」,宣稱取消稅收抵免會讓中國從中獲利;而美聯社發現,共和黨反對這份法案,也是拿中國說事。他們聲稱,法案支出是一種浪費,對中國有利。

7月15日,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3月26日,中方將美國《通膨削減法》有關新能源汽車補貼等措施訴諸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由於美方未能與中方通過磋商達成解決方案,中方已向世貿組織提出設立專家組請求。

發言人表示,美國《通膨削減法》以使用美國等特定地區產品作爲補貼前提,排斥中國等世貿組織成員產品,人爲設置貿易壁壘,推高能源綠色轉型成本,無論如何包裝美化,都無法改變涉案補貼歧視性、保護主義和違反世貿組織規則的本質。中方堅決推進訴訟程序,是以實際行動維護以世貿組織爲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權威性和有效性,維護國際應對氣候變化的共同努力。

中方認同世貿組織成員以符合世貿組織規則的方式實施產業補貼,支持能源綠色轉型,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我們再次敦促美方遵守世貿組織規則,停止濫用產業政策損害國際應對氣候變化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