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明,不該被這樣對待

文/文刀貳

蔡明,今年60歲了。

30年前的她,第一次登上央視春晚的舞臺,和鞏漢林搭檔表演了小品《陌生人》。

那時的她扎着雙馬尾,滿臉的膠原蛋白。

恰到好處的演技,將小姑娘初到陌生城市的緊張、無助刻畫得入木三分。

這個笑點與淚點齊飛的小品,讓全國觀衆記住了她的名字。

從那以後,江湖裡便流傳着這樣一句話:“流水的搭檔,鐵打的蔡明。”

在那之後的20餘年裡,從郭達、潘長江,到常遠、岳雲鵬……蔡明身邊的搭檔換了一個又一個。

而在除夕夜,等待她的小品,也早已成了無數人的習慣。

不管是追星女孩、機器人女友,還是貌美洋媳婦、毒舌老太太……新奇大膽的角色設定、頻頻爆出的金句、滿屏的蔡氏styel,讓人笑過之後,回味無窮。

那個時候,總覺得沒看過蔡明的小品,就不算看了春晚;倘若錯過了蔡明的小品,就等於錯過了拜年、串門與親朋好友暢聊的熱點話題。

可最近兩年,不僅春晚上沒了蔡明的身影,坊間各種傳聞更是此起彼伏。

有人叫囂着讓她“滾出春晚”,有人說她“一把年紀還瞎折騰”……

身爲老藝術家的蔡明到底做錯了什麼?

一、一路開掛

不得不說,蔡明從出生起就贏在了起跑線上。

從小在北京胡同長大,父親是大學教授,母親是主任醫師。

開明的父母,會給她足夠的尊重和自由,爲她營造優渥的成長環境。

而這也造就了蔡明開朗直率的性格。

小學時有一次她在街邊看到幾個人在表演話劇。

市井中簡陋的舞臺上,演員們卻全身心投入,惟妙惟肖地表演、跌宕起伏的劇情,讓小小的蔡明被深深吸引。

那一刻,彷彿有個聲音在告訴她:去表演吧,你也可以像他們一樣!

從那之後,蔡明算是入了迷,幾乎每天放學後蔡明都會去看話劇,一看就是幾個小時,甚至連回家的時間都忘了。

看得多了,想要表演的慾望也蠢蠢欲動。

她開始模仿臺上的那些演員們,把學到的才藝表演給同學、街坊。

加上蔡明本就生得漂亮、聰明,後來她成了中央電視臺銀河少兒合唱團的一員。

四年級的某一天,班裡突然來了三名老師,本來說是檢查衛生的,重點卻放在了同學們身上。

三名老師離開沒幾分鐘,蔡明便被叫到校長辦公室。

原來,檢查衛生不過是個幌子,爲電影《海霞》挑選小演員纔是真。

而那三位老師分別是北京電影製片廠的王好爲、季文燕,和演員謝芳。

面對三位“老師”提出的表演才藝,蔡明絲毫沒有怯場。

加上她恰好拿過小學生詩朗誦比賽冠軍,乾脆憑着記憶吟詩一首。

這個有靈氣、有膽量的小姑娘,就這樣從一千多名小演員中脫穎而出,出演了人生中的第一部電影。

1975年8月,由陳凱歌的父親陳懷皚等人執導的電影《海霞》在全國上映。

蔡明在片中飾演“小海霞”,嫉惡如仇的小英雄形象給廣大觀衆留下深刻印象。

14歲的蔡明,憑藉此角色紅遍大江南北,不僅走在街上時常會被人認出,還俘獲了一大波少男的心。

當時還未成名的樑天便是其中之一,前前後後總共給蔡明寫過7封情書,字字深情,句句動人。

可惜的是,粉絲、愛慕者的信件如同雪花般一封接着一封,彼時的蔡明根本沒看到過這些情書,更別提回覆了。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

在當時,已經積攢了一定人氣的蔡明,成了搶手的“香餑餑”,不少文藝團體都向她拋來了橄欖枝。

面對突如其來的轉機,蔡明意識到,未來或許並不只有讀書一條出路,她的人生似乎又多了一種選擇。

二、另一種可能

人生本就會遇上各種各樣的分叉口,此時的蔡明恰逢初中畢業。

至於是繼續學業,還是走上演藝之路。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從小就有主見的蔡明,徵得父母同意後,決定放棄上高中的機會,繼而進入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成了那時廠裡年齡最小的演員。

不過,進廠的第一年,蔡明並沒有急着接戲、拍戲,而是惡補之前落下的文化課。

一年後,也就是1977年,國內恢復高考制度,蔡明和十幾名演員就這樣被保送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進修。

於是,她又成了全校年齡最小的學生。

重回校園的蔡明,更加努力地提升演技、鑽研劇本。

課本里所有的劇目她都用心對待,天賦使然,以及外在條件的加持,讓她成了學校裡炙手可熱的演員。

只要有演出,必定是主角!

在北影進修兩年後,蔡明再次回到北影製片廠,從此踏入了真正的演藝生涯。

由於之前飾演的“小海霞”過於深入人心,找到她的角色也基本上都是類似的悲情角色。

觀衆喜歡看,團裡的領導喜歡她,她也因此被打上了“謝芳2.0”的標籤。

舞臺上的蔡明,塑造了一個又一個悲情角色,連她自己都深信不疑,自己的未來肯定會在悲劇這條路上走到底,可老前輩謝添卻說:“這孩子是演喜劇的料!”

在當時,這沒頭沒尾的判斷或許會讓人覺得莫名其妙。

但在不遠的未來,蔡明卻用實力讓老前輩的預言成了現實。

三、幸福來臨

蔡明成了團裡的“悲劇專業戶”。

雖然賺足了觀衆的眼淚,可久而久之,這似乎也成了限制她發展、禁錮她嘗試更多可能性的枷鎖。

以至於,在之後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她仍然沒有創造出第二個能拿得出手的作品。

日子不鹹不淡地過着,雖然事業不溫不火,但愛情卻悄然而至。

1983年春節前夕,北京各大文藝團體舉行了一場聯誼活動。

作爲中國廣播藝術團導演的丁秋星,在活動上終於見到了心儀已久的蔡明。

他下定決心邁出這一步,主動去認識蔡明,本來想給她寫個便條,無奈翻遍所有口袋都沒找到張紙。

只好把膏藥拿出來,在反面寫上自己的名字和電話,然後輕輕拍了拍蔡明,把膏藥粘在了她的後背上。

萬萬沒想到,如此唐突的搭訕方式,竟然真的得到了迴應。

轉天早上,蔡明便撥通了那個電話,讓他賠自己衣服。

有了這個由頭,纔有了後續的幾次約會。

可蔡明不冷不淡的態度,卻讓丁秋星心裡打起了鼓。

於是,他心生一計,決定每天給蔡明寫信,用真摯的話語贏得她的芳心。

那時蔡明正忙着四處拍戲,經常累得身心疲憊。

丁秋星的信,恰好成了忙碌之餘的希望和樂趣。

每天讀着滾燙的文字,感受着字裡行間的纏綿,萬千柔情蔓延至全身,壓力也隨之煙消雲散。

時間久了,每天等待丁秋星的信,便成了一種習慣。

等到戲拍完,恰好收到整整100封信。

早已被打動的蔡明,便順勢答應了丁秋星的追求。

1985年8月,兩人攜手步入婚姻殿堂。

由於兩家親戚沒法聚在一起,他們取消了婚禮,甚至連張像樣的婚紗照都沒拍。

即便如此,但他們仍然堅信,對方就是能互相陪伴走到最後的愛人。

第二年,兩人的兒子丁丁出生。

蔡明又一次站在了十字路口,是迴歸家庭,還是繼續事業?

不想讓愛人爲難的丁秋星,毅然放棄了出國進修的機會,心甘情願做起了“家庭煮夫”。

對他來說,名利也好,金錢也罷,在愛人的前途面前,都變得一文不值。

四、踏出舒適圈

一晃眼,蔡明已經到了30歲。

雖然家庭幸福美滿,演藝事業也算穩定。

可她卻總覺得少了點什麼。

直到一次偶然的機會,她和陳佩斯、朱時茂搭檔,在北京演了個名爲《普拉尼特的長髮》的小品。

討論劇本時,她身上的喜劇天賦終於藏不住了!

陳佩斯說:“你的喜劇點子就像泉水一樣,咕咚咕咚往外冒。”

他斬釘截鐵地告訴蔡明:“你一定要去試試演小品!”

這番話讓蔡明一下子想起多年前老前輩謝添的那番話。

她恍然大悟:難不成自己真的有這方面的天賦?

向來敢於嘗試的蔡明,做了個大膽的選擇。

她決定踏出“悲劇演員”這個舒適圈,去更廣闊的天地,尋找更多的機會。

誰能想到,一直走悲情路線的“謝芳2.0”就這麼轉型成了喜劇演員,而且還是家喻戶曉、紅透半邊天的那種!

從1983年至今,春晚辦了38屆,而蔡明的小品出現了28次。

春晚首秀,她和鞏漢林搭檔出演小品《陌生人》;

第二年,她就遇到了鐵桿搭檔郭達。

從1991年到2010年,她們合作了十幾年,演過夫妻、演過父女,演過售樓小姐和顧客……

他們彷彿連體嬰兒般,成了人們嘴裡的“蔡不離郭,郭不離蔡”。

《黃土坡》、《機器人趣話》、《愛笑的女孩》、《夢幻家園》……

他們的小品是前衛的、時髦的,堪稱金句製造機。

後來,由於身體原因,郭達不得不退春晚。

蔡明身邊的搭檔換成了潘長江。

她仍然全身心投入,希望在這方舞臺上發光發熱的時間更長更久。

可這樣那樣的聲音,卻開始從四面八方涌來。

關於緋聞、關於整容、關於毒舌……

鋪天蓋地的罵聲,蓋過了她曾經的高光時刻。

而那些叫囂着的人們,似乎也早已將每一個伴被“蔡氏小品”逗得前仰後合,或是感動得一塌糊塗的團聚時刻拋之腦後。

五、風評被害?

實際上,關於蔡明的爭議從來不少。

先是當初和老搭檔郭達,由於總是合體出現,被一波觀衆誤以爲是真的夫妻。

甚至有人打電話到蔡明家裡,勸她不如離婚,真的和郭達在一起。

那段時間,流言蜚語不斷,丁秋星終於忍不住了,他問蔡明:“除了郭達,你就不能和其他人合作嗎?”

已經是合作多年的老搭檔,怎麼可能說換就換?

蔡明本就是個直脾氣,乾脆直接說:“我一直把他當兄弟,你別太小氣了。”

爲此,夫妻倆沒少吵架。

直到蔡明給丁秋星寫了一封很長的信,向他解釋:“雖然工作上郭達很重要,但在生活中還是你最重要。”

這纔算是解除危機,讓兩人重歸於好。

再後來,蔡明拍了一組風情萬種的大片,登上了以性感照片著稱的《男人裝》雜誌。

什麼露背禮服、絲質吊帶……身材之火辣讓一衆二三十歲的小姑娘都自愧不如。

然而,就是這麼一組照片卻引起了輿論的軒然大波。

網上充斥着各種各樣不同的聲音,有人誇讚,便有人嘲諷、厭惡。

有人吐槽她,有人說她“身爲老藝術家不檢點、不正經”。

你以爲蔡明會假裝無事發生?或者強裝鎮定,獨自在無人角落傷心難過?

身爲“毒舌女王”的她,當然不會按套路出牌!

後來,她在《吐槽大會》直接正面剛:

“助理說有個雜誌採訪要照片,我就隨便找了幾張買菜的照片發過去了。”

“現在全世界都知道我買菜的時候穿什麼了。”

說那些一羣人大呼小叫的性感照不過是普普通通的“買菜照”。

對於別人說她臉僵,蔡明乾脆用“自黑”的方式迴應:

“人老了,愛漂亮、愛醫美,就喜歡參加年輕人的節目,誰知道在追逐年輕人的腳步中,一腳一個跟頭摔得啪嘰啪嘰的……就摔成這樣了。”

還是因爲這張臉,網上流傳着這麼一句話:“女明星最終的歸宿是蔡明”。

對此,蔡明是這麼迴應地:“女明星長得像我,是因爲她們都很漂亮。”

一句話,不只誇了自己,還誇遍了整個娛樂圈,蔡老師的情商果然非同凡響!

撒貝寧在《你好,生活》裡這樣評價蔡明:

“您一直特別受年輕人的喜歡,如今一見,是真的。她好笑,又非常謙虛,沒有老前輩的架子,而且願意開玩笑,她說,不要整虛頭巴腦的,一定要對人真誠。”

在生活中,她對待朋友也的確如此。

擔心和老友馬東沒話說,她便堅持看了六季《奇葩說》,直到後來真的愛上了這個節目。

在蔡明的世界裡,從來沒有過認輸二字。

不管是年輕時對於表演的執着,還是如今對於新鮮事物的追求。

以往的小品裡,她總是想盡辦法加入各種新奇、潮流元素。

現在的她,仍然保持着對新鮮事物的好奇。

學習各種網絡語言、以菜菜子的形象在網站“二次出道”、入駐短視頻化身“朝陽你蔡姨”……

她的團隊基本上都是85後,蔡明說:“他們看什麼片子,我也要跟着看”。

什麼《破產姐妹》、《生活大爆炸》都是她一直在追的劇。

在她看來,只有與時俱進,和年輕人保持同步,才能讓作品不過時、不out。

鏡頭面前的蔡明,是鮮活的、動人的。

因此,大家總會忘記她的真實年紀。

以至於,當去年看到一條關於“蔡明深夜錄製節目突發疾病被緊急送醫”的消息時,不少人恍然大悟,原來她也到了和我們父母差不多的年紀,也到了一不小心就會被病痛纏身的年紀。

第二天一早,蔡明用一條博文向大家報了平安。

評論區裡,有人叮囑她以後要少吃雞蛋,多注意身體健康,別再那麼拼命工作。

有人告訴她要趕快好起來,還有很多人在等着她的小品,等着她帶來的歡聲笑語。

說起春晚,蔡明曾經在採訪裡這樣說:

“春晚還在繼續,開會的辦公室不會變,桌子還是那張桌子,坐在桌子後面的人不一樣了。”

對她來說,那個舞臺承載着太多太多,有回憶、有歡樂、有難過、有離別……

或許,“蔡明”們的時代已經成爲過去式;

或許,終有一天,那些曾經耳熟能詳的名字會被淡忘。

但他們留下的,那些陪伴我們度過一個又一個團圓夜的經典作品,早已成爲幾代人不可磨滅的記憶。

你,看過多少?

看完記得關注@文刀貳 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