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賤傷農 大陸央媒提醒:化解蔬菜季節性賣難
菜賤傷農,大陸央媒提醒化解蔬菜季節性賣難。(澎湃新聞)
大陸央媒《經濟日報》5 日評論指出,大陸今冬蔬菜格外便宜。11月以來,河南多地及周邊省分,蔬菜價格低迷,白菜、蘿蔔、菠菜等價格降到了低谷。在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近期蔬菜加權平均價格爲每公斤2.76元(人民幣,下同,約合新臺幣12.1元),大白菜兩三角錢一斤,較往年同期處於較低水準。在終端菜場,當季民生菜價格比去年低了一大截。蔬菜要保供穩價,防止出現極端價格,從而引發賣難或斷供。破解「菜貴傷民、菜賤傷農」問題,讓市民吃得上、買得起,農民有收益、能穩住,是一項長期任務。
供求關係是價格波動的關鍵。今年蔬菜收成不錯,供應充足,在消費沒有大增的情況下,價格自然比往年低。從生產端看,夏季部分地區遭遇暴雨,補種時白菜和蘿蔔等短生育期蔬菜成爲首選。入冬以來氣溫偏高,有利於蔬菜生長。11月底,露地菜進入尾聲,大棚菜陸續上市,出現不同產地蔬菜集中上市的情況。從消費端看,市民多數早已沒了冬儲菜的習慣,而餐飲業還在恢復中,不少採購商趨於保守。當然,隨着冬季雨雪寒潮多發,南菜北運的運輸成本增加,露地菜轉向大棚菜的種植成本增加,加之節日消費因素,將促使菜價拐點到來。
大陸主要農產品總體供給充足,但部分鮮活農產品存在季節性和結構性產銷不順。大陸蔬菜年產量約8億噸,人均日消費量是全球平均水準的3倍以上,品種豐富多樣。菜價漲漲跌跌是市場規律的體現,「無形之手」指揮着農戶種植和商戶採購。
近日,河南省農業農村廳制定《嚴防今冬蔬菜售賣難工作預案》,提出抓好在田蔬菜管理、監測預警價格波動、發揮倉儲保鮮作用等多項措施,以減少菜農損失,維護菜農利益。中國蔬菜協會發布了三種蔬菜產業地圖,包括面積產量、主栽品種、上市週期等資訊,希望回答「在哪裡、有多少」等問題。這啓示要統籌抓好生產發展、產銷銜接、流通運輸、市場調控等各項工作。
文章建議,在生產端,要提升產業素質,種植大戶要懂農亦要懂商。蔬菜機械化種植水準遠低於糧食,用工貴日益成爲產業瓶頸,這要求生產主體在降低成本上做文章。近年來,有機類和健康類蔬菜發展迅猛,而同質化的大路貨則可能滯銷。種植大戶要研究市場,選好品種,提升品質,打出品牌。山東壽光不斷延伸蔬菜產業鏈,從設施、會展、標準等方面助力菜農增收,值得其他主產區借鑑。不妨支持建設田頭預冷貯運保鮮設施,降低損耗,錯峰上市。
在流通端,推動產銷深度對接,不斷提升流通效率。落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要求,加強資訊監測調度,落實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確保區域間快速調運。擴大終端市場交易面積,減收免收攤位費和交易費,降低交易成本。大中城市要更重視行業組織和電商企業的平臺作用,鼓勵流通企業適度讓利於民,與產地大戶建立利益共同體,推動蔬菜產銷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