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統、不獨、不武:臺海和平的動態均衡
(圖/Shutterstock)
臺海和平正面臨有史以來最嚴峻的挑戰。而最近朝野領袖出席八二三砲戰紀念,提醒我們現在可能是1958年以來,兩岸最接近再度直接交戰的時刻。不僅如此,在各國政界與學界爭論「新冷戰」一詞是否適合描述中美激烈對抗之際,目前的大國爭鬥形勢,也可能是一戰以來,世界最接近1914年前夕的時刻。
筆者爲什麼不是說現在接近二戰日軍進攻北平、上海,或德國對波蘭發動閃電戰,又或者柏林危機與古巴危機?因爲二戰前多極下的大國攻略方向都已明確,美蘇冷戰則有雙方對「相互保證毀滅」的共享認知。一戰前相互依存的大國競爭日益激烈,卻還沒準備好軍事上「勢必一戰」,戰爭是「前線國家」意外事件引起的連鎖爆炸。當前大國都不認爲現在是軍事取勝的最好時機,卻毫無戰略互信,且疑似故意宣傳對手會「先發制人」,然後透過「極限」、「邊緣」政策動員己方與盟友支持,並測試對手底線。各國都感覺得到,這樣意外風險極高。
雖然「對話」與「嚇阻」確實是維持「護欄」的有用策略,但若是對話空洞,就只能算是爲嚇阻爭取時間。對手知道對話是假,雙方就會掉入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恐懼的軍備競賽。武器化與集團化的複雜互賴、區域與全球軍事優勢的不均衡,加上各國內部激昂的對抗情緒,使首腦外交的迴旋空間大爲縮小。認爲臺、美大選前,臺海不致發生武裝衝突,恐怕過於樂觀。
由於情勢險峻,過去筆者也認爲過於消極的「不統、不獨、不武」臺海策略,值得人們爲先確保和平進行反思。馬英九前總統提出不統、不獨、不武,是一種戰略保證,對接華府的「戰略模糊」、「雙重嚇阻」與北京的「和平統一」。也就是用臺北政治上不對法理現狀做改動,換取美中和平競賽中最大的自主空間。但是世界上沒有永久的現狀。除非衰弱至極,哪個行爲者不想移花接木、移動護欄,把現狀改得對自己有利?
臺灣消極地聲稱不改動法理現狀,不僅不再能使誓言「走近世界舞臺中央」、完成「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大陸放心,也無法令擔憂「權力轉移」的美方滿意。中國大陸固然可以漠視馬前總統實踐的憲法下「各表」一中,自信時間在「東昇西降」一邊;但中華民國具有的「中國特色」現狀,已被建構得幾乎面目全非,法理改變不是一句「沒有路徑」可以脫身。
美國固然仍明顯在實施雙重嚇阻(嚇阻犯臺、維持一中政策),沒有明白揚棄戰略模糊,但中國經濟、科技與軍事實力差距縮短,壓縮長久以來美、日與西方集團在西太平洋的優勢,使維持對華「三公報」信用的價值,已小於確保盟國對美國威望的信任。簡言之,北京不相信臺灣不以武謀獨,美國不放心大陸不以武促統;不統與不獨沒有交集,大家又去加碼軍事,最後不武也難以維持。
既然不統、不獨、不武在美中激烈競爭的新現狀下,僅作爲「戰略保證」,效果已明顯不足,是不是到了拋棄它的時刻?如果要降低1914年意外模式的機會,可以考慮把它進化爲三者間有交集的動態均衡,而臺灣應該在三方面都發揮主動性,以實際行動促進這一均衡:不在大陸於人類共同價值取得公認更好成績前推動統合;不在兩岸民意任何一方反對下改動憲政秩序;不參加第三方的軍事衝突。不獨不武有利於大陸繼續中國式現代化需要的外部環境,不統不武受到目前多數域內國家歡迎;現階段大家「在交集中競爭」,當然比僅是枕戈待旦更爲有利。(作者爲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