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談成績,談共育!這些成都學校把家長會開出了“新高度”

記者丨何林珈 許雯 沙西雪兒 尹可然

“我讀書那會開家長會,家長會很忐忑,怕老師反饋自家孩子的缺點,學生也很害怕老師給父母‘告狀’。”

一位小學老師告訴記者,如今的家長會正在逐漸打破這種“家長怕、學生也怕”的刻板印象。

家長們吃着水果茶點,圍桌分享自己的育兒“實戰”經驗;

孩子給家長髮獎狀,感謝父母的辛苦付出;

校長親自開一對一家長會,持續整整10天;

不少學校都在嘗試着顛覆傳統,讓家長會變成家長和孩子都很期待的“一期一會”。

成都天府中學附屬小學:

家長人手一本“年冊”

看見孩子成長的印記

在成都天府中學附屬小學(以下簡稱:天中附小),每年夏季的家長會上,每位家長都會收到一本年冊《今日•未來》,這是學校自開辦以來,一直堅持的傳統。每年一本的年冊,記錄着學校這一年裡的大事件,也用鏡頭和文字定格下了孩子們的成長瞬間。

本次家長會以“看見,成長的印記”爲主題。教室內外擺放的環創作品,均是孩子們日常學習中所衍生出的手工作品,泥塑、繪畫、草帽、油紙傘、樂高等作品應有盡有,家長們沿着孩子們的作品,感受着他們在校期間的所學所獲。

家長會上,老師們除了與家長一同回顧孩子們的進步與變化,就孩子們前階段的學習成績及學習習慣進行反饋交流外,各年級老師還依據孩子們的年齡特點,以及這個年齡段普遍存在的成長困惑等,給家長們帶來一場精彩的成長會。而家長們也積極加入,探討與分享着家庭教育的方法和經驗。以家校智慧合力,共同爲孩子的成長賦能。當然,暑期即將開啓,在家長會上,各班班主任還不忘就暑期裡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網絡安全等進行叮囑。

在天中附小相關負責人看來,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和進步,教育也在不斷地改革和創新。“期末,是一個學期的終點,也是一段新旅程的起點。固定的家長會不僅是對階段性學習的總結和交流,其本質還在於家校共同見證孩子成長的印跡,讓我們看見孩子們在校園裡一個個成長的足跡。”她表示,學校之所以要精心準備家長會,目的是搭建起家校共育的橋樑,“只有家、校形成教育合力時,才能共同守護孩子們自由且充滿生命力的生長。”

成都市雙流區聖菲學校:

孩子給家長髮獎狀

發現親子溝通的更多可能性

學生是家長會上永恆的主角,但在成都市雙流區聖菲學校(以下簡稱:聖菲學校)的家長會上,家長們也小小地過了一把“主角癮”。

孩子給家長頒發“最佳陪伴獎”

“親愛的媽媽:因爲您陪伴我長大很有耐心,讓我很溫暖,您被評爲最佳陪伴獎。”當聖菲學校的家長們來到自家孩子的課桌前時,都會驚訝地發現,孩子給家長手工繪製了一張特殊的獎狀,有最佳美食家、最好父母獎、最佳賽車獎等等。

對此,聖菲學校二年級年級組長陳思解釋道,“期末,我們會通過給孩子們頒發獎狀,鼓勵和表揚他們本學期的進步。這些進步,離不開家校社三方合力,家長的陪伴和支持很重要。”學校希望通過孩子給家長髮獎狀的形式,引導孩子觀察到家長的辛苦付出。同時,這也是給家長遞上了一把開啓對話的鑰匙,幫助家長走進孩子的內心,發現親子溝通的更多可能性。

陳思還談到,在聖菲學校,無論是家長還是學生,都很期待家長會的到來。

陳思送給家長的成長“小禮物”——孩子的集體照

老師們會精心準備飽含孩子成長足跡的“小禮物”,並從專業角度給予行爲習慣、品格塑造和親子溝通等方面的指導。學校還打破了傳統家長會老師“一言堂”的交流形式,把家長們也邀請上臺,從實踐角度分享成功的育兒經驗。

成都市錦官新城小學:

分年級設置交流主題

共話孩子成長的點點滴滴

隨着暑假即將到來,同學們本學期的學習也步入了尾聲,有哪些收穫和成長?老師們又有哪些小故事想和家長分享?近日,在成都市錦官新城小學舉辦的期末家長會上,家長們圍桌而坐,吃着水果茶點,好好地擺了擺。

據瞭解,此次家長會,錦官新城小學根據年級分別設置了不同的交流主題和開展形式。

其中,一年級準備了每個孩子專屬的“好習慣”喜報,二年級通過同學們用心寫下的“成長卡”向家長分享孩子的收穫與期待,希望各位家長能夠明白,孩子好習慣的養成一定離不開家長的陪伴與鼓勵;

三年級把講臺交給了各位“小先生”,同學們自主分享在活動中的成長,在小組合作中的收穫等等;

四年級的家長們通過“圓桌會議”,一起探討如何培養“未來式”的人才,感受“學共體”帶來的啓發和收穫;

在孩子眼裡,你是一個怎樣的家長?五年級的家長會上,同學們給出了自己的答案,不僅爲爸爸媽媽們送上了特別的“獎狀”,還有着特別“稱呼”:“最可靠的爸爸”“最美媽咪”“最棒父母兩人組”……感動欣慰之餘,家長們也爲孩子寫了一份份充滿愛意的特殊獎狀。

學校相關負責人表示,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長,離不開學校,一次又一次用心的家校對話,詮釋着家校共育的意義,希望每一位錦小家長都可以用更開放平和的心態,去陪伴孩子更好的成長,見證孩子更好的綻放。

成都市新都區芭德美際學校:

一對一家長會

找到自己的“專屬答案”

又到一學期期末,在這幾個月裡孩子有哪些學習成果,又收穫了哪些成長進步呢?

近期,在成都市新都區芭德美際學校的一對一家長會上,每一位家長都找到了專屬答案。比起嚴肅、沉悶的家長會,這更像是一場老師與家長之間關於“家校共育”的對話,一同爲孩子的成長助力。

在家長會上,每位家長都得到了一本孩子的專屬《成長手冊》,上面記錄着孩子一學期的各種學習和成長記錄。不僅如此,各學科老師還會輪流與家長對話,講述孩子在學校的學習表現。

“除了每個學科的分析,老師們還會根據孩子的性格和興趣給出針對性的培養建議。在家校共育方面,老師們也會給出一些建議,讓家長能更好地與學校配合。”芭德美際學校小學部相關負責人介紹。

針對每個一年級新生,學校也組織了一對一的家長會。只不過,進行一對一溝通的不是各科老師,而是由校長親自上陣,與每個家庭面對面交流,瞭解每個孩子的特點。

“每年學校都有這個環節,基本上每個家庭20到30分鐘,校長一對一家長會要持續10天的時間。”小學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比起所有家長一起開一場家長會,一對一的家長會,真正可以做到關注每個孩子,讓每個孩子都實現個性化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