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讓出生直逼死亡數 「黃金一分鐘」搶救不呼吸新生兒
臺灣新生兒科醫學會舉辦記者會推廣「黃金一分鐘」的觀念。圖/新生兒科醫學會
「生與死原來是最近的距離」,許媽媽分享,自己在生產第二胎時遇上有產婦殺手的「羊水栓塞」,生產時呼吸急促,生命徵象不穩定,腹中胎兒窘迫。當時婦產科醫師緊急連絡新生兒科醫師、麻醉師,因此剖腹取出胎兒後,立即由新生兒科醫師接手給寶寶正壓呼吸,再分別將母子送至產科與新兒科加護病房,才讓母子兩人順利脫險。
兒童節前夕,新生兒科醫學會攜手防疫女神賈永婕、早產兒防護大使曾馨瑩女士推廣「黃金一分鐘」的觀念,並推出公益宣導影片。臺灣新生兒科醫學會理事長楊生湳指出,雖然受到少子化衝擊,新生兒人數近十年已經下滑近十萬人,但是每年仍約有5至10%的新生兒一出生不會呼吸。若是沒有順利自行呼吸恐會造成腦部受損或延遲發展等,因此推廣醫護訓練,並呼籲孕媽咪選擇具有急救專業能力的院所生產。
臺灣早產兒基金會董事長張瑞幸表示,雖然不會自行呼吸的新生兒症狀大多輕微,只需要輕拍等刺激或是呼吸道清潔一下就可以自行呼吸,但仍有約1%的新生兒需要正壓呼吸器、急救、插呼吸管等處置。因此出生後的黃金60秒會由醫療團隊的處置能力決定孩子的一生。
「黃金一分鐘,是指小孩出生一分鐘內要可以自行呼吸,否則就需要醫療幫助」張瑞幸說,醫療團隊必須評估新生兒狀況,假使沒有正常呼吸,就要透過「新生兒高級救命術」(NRP)的訓練幫助孩子。臺灣新生兒科醫學會在20多年前就跟隨美國建議,推NRP過程,希望提升專業人員的緊急處置能力。
然而,NRP並非硬性規定,張瑞幸表示,仍有遇到少數個案晚上在診所出生,但因爲晚上沒有小兒科醫師,婦產科醫師也沒有受過NRP訓練,因此產生危機。她提醒,高危險妊娠者應優先選擇有新生兒加護病房的醫療院所生產,才能即時面對生產可能發生的變數。
臺灣新生兒科醫學會理事彭純芝表示,國際上間約在2010年推行黃金一分鐘的概念,我國則是近期纔開始推動。根據回溯資料發現,周產期窒息與早產是新生兒死亡的二大主因,因此新生兒窒息性缺氧造成腦傷威脅不可輕忽。醫學會因此響應國際「Helping Babies Breathe運動」(HBB)後,至今已拯救上千位周產期窒息嬰兒。
賈永婕分享生第三胎時遇上大血崩,醫師緊急安排剖腹產,以防母親與胎兒可能因缺氧而腦死,即便是產檢都正常也不代表生產時萬無一失。曾馨瑩也提到在做早產兒防護大使時,發現若未能在第一時間給予新生兒呼吸協助,將造成孩子腦傷與成長髮育一輩子的影響,呼籲孕期定期產檢,生產慎選院所。
臺灣新生兒科醫學會理事彭純芝表示,周產期窒息與早產是新生兒死亡的二大主因,因此新生兒窒息性缺氧造成腦傷威脅不可輕忽。記者李青縈/攝影
臺灣新生兒科醫學會理事長楊生湳指出,雖然受到少子化衝擊,每年仍約有5至10%的新生兒一出生不會呼吸。記者李青縈/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