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錯過的革命創新 臺灣在全球腦機接口競賽中的角色

Neuralink手術機器人。(圖/路透)

馬斯克(Elon Musk)旗下新創公司Neuralink於19日宣佈,首位植入該公司大腦晶片的患者似已完全康復,且能利用意念控制電腦滑鼠。在大陸執業的臺灣醫師吳承瀚認爲,臺灣在IC半導體技術方面佔據全球領先地位,完全有能力搭上全球腦機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 BCI)技術發展的浪潮。

吳承瀚是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特聘研究員,他介紹,腦機接口技術自上世紀60年代提出以來,隨着醫學與科技的不斷進步,已經實現了顯著的發展和成熟。馬斯克於2016年創立的Neuralink公司,標誌着這項技術從實驗室研究走向廣泛臨牀應用與商業化的重大轉折。

2024年1月,Neuralink宣佈完成首次人體植入手術,並於本月19日展示了一位受試者僅憑意念操控滑鼠遊標的影片。該公司預計到2030年,將有逾兩萬名患者接受腦機接口植入。吳承瀚直言,腦機接口技術已成爲全球科技競賽的焦點。美國和中國分別作爲技術的發源地和全力推進該技術的主要國家,正領導這場革命。

吳承瀚指出,其任職的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於2019年完成了中國首例人腦機接口植入手術,而北京清華、上海交大、復旦等頂尖大學的實驗室也在積極推動相關研究。同時,澳洲和歐洲的研究團隊及企業在這一領域也佔有一席之地。

吳承瀚表示,腦機接口的研發依賴於醫學、神經科學、生物工程、電腦工程、人工智慧等多學科的密切合作。瑞士雖地小人稀,但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的腦機接口團隊於2023年便實現了該技術的臨牀應用,幫助癱瘓病患恢復運動能力,這一成就早於馬斯克的Neuralink,展現了跨領域合作的強大能力。

吳承瀚強調,臺灣在醫學、神經科學、電腦工程、人工智慧等領域取得的全球性成就有目共睹,特別是在腦機接口核心技術——IC半導體技術方面更是佔據全球領先地位。臺灣完全有能力搭上全球腦機接口技術發展的浪潮,關鍵在於如何整合不同領域的專家和資源。臺灣與腦機接口技術的距離,僅差一位具有遠見的領導者來促成這一跨學科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