佈局臺股時機到 觀察三大落底訊號

施羅德臺灣樂活中小基金經理人葉獻文認爲,可從三個面向觀察落底指標,做爲進場的參考點。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基本面。葉獻文認爲,目前的獲利預估仍偏樂觀、尚未完全反映明年企業的實際表現。以過去經驗來說,如果股市當年度有雙位數的跌幅,通常也會反映出明年企業獲利有明顯的衰退。以今年來說,股市已達30%的跌幅,但整體對2023年的整體獲利預期僅有3~4%的衰退,顯然還是偏樂觀,特別是在金融業、半導體等產業,預期在明年第一季能見到獲利明顯下修,在真實反映2023年下,股市也才能落底。

其次,則是籌碼面。葉獻文解釋,今年以來外資賣超臺股約達新臺幣1.3兆元,超過南韓,特別是新臺幣持續走弱、資金出走,也連帶影響臺股評價。舉例來說,在過去2020以及2021年,外資全年雖爲賣超,但新臺幣並未走貶,也讓臺股的PB(股價淨值比)達到平均2的水準;而以2022年來說,新臺幣對美元持續走弱,目前的評價也僅有1.4~1.8,當然不利臺股表現。因此,端看新臺幣何時能走穩,也是落底的指標之一。

最後則是技術面。葉獻文認爲,盤面落底訊號中,最常見的就是「量縮整理」。目前觀察到,有量縮的情況,但還未見低點盤整,因此預期還未落底。另外也有爆量反轉的可能,但在貨幣政策緊縮的環境中,這個目前較不會發生。不過他也提醒,以技術面預測股市表現有其限制,投資人不可盡信。

整體來說,施羅德臺股投資團隊認爲,目前落底訊號未見,但也認爲,未來再跌空間有限。

葉獻文說,目前股市幾乎已充分反映至明年基本面,而現在的盤面未定,加上臺海之間的疑慮升溫。觀察過去20年來臺股有雙位數跌幅的年度,共有五次,分別是2002年的兩國論、2008年的次貸風暴、2011年的歐債危機、2015年的亞洲金融風暴,以及2022年政經雙重影響帶來的經濟衝擊。

負面的觀點是,目前尚未看到落底訊號,但正向來說,臺股在過去從未有連續兩年負報酬的表現,今年的跌深,反而讓投資人可以對明年表現高度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