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婚不育的年輕人 砸出人民幣5000億級的寵物大市場(下/寵物心理諮詢師)

大陸年輕人不婚不育的,砸出人民幣5000億的寵物大市場,衍生出很多與寵物有關的新職業,例如寵物心理諮詢師。

據陸媒《一條》報導,知名投行高盛近期的一份報告顯示,中國的寵物數量首次超過4歲以下嬰幼兒總量,越來越多不願意結婚生子的年輕人,試圖通過寵物獲得「養娃」的情感體驗。多樣化的養寵需求,也衍生出很多寵物新職業。爲治療寵物慢性病,有人花錢爲寵物請鍼灸師,寵物中醫越來越受歡迎;寵物走失後,不少人找到爲寵物制定個性化尋找方案的寵物偵探;還有人花錢爲寵物請心理諮詢師,試圖瞭解寵物究竟在想什麼……

根據艾媒諮詢的數據,2023年中國寵物經濟產業規模達5928億元(人民幣,下同)。

報導採訪了3位寵物行業從業者,他們分別是90後寵物鍼灸師、寵物偵探和寵物心理諮詢師。

以下是他們的講述。

王溫暖,寵物心理諮詢師,90後

王溫暖從事動物心理諮詢的工作有3年了。其實目前大陸國內做動物心理諮詢的並不多,也沒有行業規範,因此魚龍混雜。

去年,動物溝通師這個行業很火爆,有越來越多人的人願意給小動物花錢,想要更瞭解小動物,希望通過動物溝通師尋求一些答案。

但王溫暖和市面上大部分的動物溝通不太一樣,是通過科學的方式和它們進行溝通,結合專業的心理諮詢技術給動物及它們的家長做心理輔導。不瞭解的人,會將心理諮詢和玄學混爲一談,但是其實兩者是不一樣的。

一般來說,王溫暖需要主人傳3張能清晰地看清寵物五官的正面照片。用的方式和玄學不一樣,不需要什麼特異功能。通過學習理論,加上實踐,每個人都可以學會動物溝通的方法,成爲動物心理諮詢師。

一般來說,在做個案之前,諮詢師會進入潛意識狀態,這個狀態有點像催眠狀態,也就是我們的腦波爲⍺(阿爾法)波狀態。

在⍺波狀態下,諮詢師會進入潛意識層和小動物做鏈接,在中層潛意識裡完成溝通。

有些人覺得動物心理不就是動物行爲學嘛。不可否認,動物行爲學屬於動物心理學的一部分,但不完全等於動物心理學。舉個例子,我們覺得「笑」意味着開心,但一個人衝我們笑,他一定是開心嗎?會不會有假笑?動物也是如此,狗狗搖尾巴不一定是開心,有時候可能是禮貌或者客套。

目前,王溫暖的心理諮詢個案價格是268元30分鐘。市面上很多動物溝通也有幾十塊錢的,但是舉個不恰當的例子,會做動物溝通,意味着能理解動物的「語言」,大家有很多種方式和動物溝通,但這跟給它們做心理治療是兩回事。

來找王溫暖做諮詢的人來自各個地方,一線城市的居多,其中女性佔八九成,大部分人都是單身,30歲左右。

大部分人給小動物做心理諮詢,是覺得小動物影響到自己了,覺得它們無理取鬧、亂叫、亂尿等等。也有些人是看了動物醫生,自家寶貝確診了憂鬱症或焦慮症,想要心理諮詢輔助解決這個問題。

還有些人是想知道小動物到底是怎樣看待自己的,有沒有不高興,有什麼心願。又或者需要搬家,想提前和小動物說一聲,降低它們對未知的恐懼和出現應激反應的概率(貓咪居多)。整體來說,他們大多都是注重精神健康的人。

王溫暖剛開始給動物做心理諮詢的時候,她的媽媽也特別驚訝,她以前覺得,給動物穿衣打扮都不可思議,現在竟然都要關注動物心理健康了。

就像很多人覺得,寵物有飯吃就行了,怎麼還會憂鬱?就像以前七八十年代的家長對孩子一樣,覺得孩子懂什麼,能有什麼煩惱?

但是這幾年,大家對於動物的態度和觀念也在慢慢發生變化。動物也是一個生命個體,雖然相對人來說,它們的想法相對單純,但也有豐富的情緒和感情。它們不光有溫飽需求,也有被愛、被尊重、被接納的需求。

之前有位飼主做個案諮詢,她收養的貓咪出現了自殘行爲——拔自己的毛,把自己給薅禿,甚至流血也依然繼續拔。王溫暖介入瞭解後,發現貓咪曾經被拋棄了兩次,也因此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心理創傷。

從貓咪對角度,它知道之前的家人不喜歡它的毛,指責自己髒。因爲不想再被拋棄,因此無意識地衍生出討好的方式作爲生存策略。

它一次又一次用力拔掉自己的毛。意識層裡只是覺得痛感可以帶來爽感。可是在它的潛意識層裡,它只希望自己不再被嫌棄,乞求新媽媽不要拋棄自己,有個安定的環境能活下去。說實話,那一刻,個體骨子裡那股「想活下去」的生命力真的很讓人感動,也讓人心疼。

個案中,王溫暖引導貓咪現在的主人一起看到它過往的傷痛。主人也很心疼,向它一再承諾,不會拋棄它。王溫暖也告訴貓咪它的毛不髒,很漂亮。新主人家裡的其他毛孩子也都很喜歡並且接納它。王溫暖和貓咪說:「或許你可以大膽試一試和它們玩,大家都很友好,也很喜歡你。」

王溫暖也和家長講了平時相處中的注意事項,以及怎樣鼓勵這個毛孩子融入家庭。過了幾天這個飼主發現,說貓咪的自殘行爲有減輕,並開始嘗試和家裡其他動物接觸。過了一個月左右,這隻小貓不再拔自己的毛,並且和家裡其他孩子玩在了一起,王溫暖感到特別開心。

也有些飼主來諮詢是爲了滿足自己的情結。比如,很多主人都想知道自己的毛孩子是怎麼看待自己的,喜不喜歡自己。他們希望自己在毛孩子心裡,是一個有能力、有權力的人。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願意走進婚姻,不想生孩子,但是又想擁有孩子陪伴的體驗感。因此會養一隻小動物,在這個過程裡,就像養孩子一樣,他們也會擔心小動物吃太多了,吃太少了,或者不快樂,太淘氣等等。

很多人會對小動物有期待,在權力關係裡,常常會有一個信念「因爲我養你,所以你要聽我的話」。這個過程裡,會激發人思考一些深層的人生課題。

個案裡經常遇到的就是:如把何家裡動小物變成己自想象中的樣子?經常聽到的就是希望自己家的毛孩子「乖巧懂事」,希望懂事的毛孩子們會不斷琢磨大的人期待,在主人累的候時可以不吵不鬧,甚至壓抑自己的需求,這樣的案例數不勝數。

有個案例,狗狗的姐姐(主人)把它關起來,說不聽話不乖就要被關起來。狗狗不理解什麼叫不乖。諮詢師和它說,因爲你把姐姐抓傷了,所以姐姐纔會把你關起來。

狗狗不理解爲什麼抓人是不對的,因爲它不喜歡別人摸自己的腳底,姐姐非要摸,它才動手的,在它看來是姐姐有錯在先,姐姐卻責怪它性格不好。

其實我們對待寵物的方式,通常會無意識的延續自己幼年期間長輩對待自己的方式。個案裡,王溫暖引導姐姐回溯自己過往的成長經歷,發現原來在她小的時候,她也沒有得到來自原生家庭的足夠尊重。

姐姐這才意識到,自己無意識的延續了家裡長輩對待小孩的方式。從那以後她對狗狗也多了份理解和尊重,因此和狗狗的生活也融洽多了。

另一個個案,主人和貓咪發生了矛盾。媽媽很憤怒打了貓咪,把貓咪放門外。恐嚇貓咪要拋棄它。貓咪很用力地拍門並且喵嗚喵嗚的叫。媽媽表示,其實並不是真的不要它了,只是想用「拋棄」它的方式嚇唬它,讓它聽自己的話,不要再抓沙發。

在個案中,聊着聊着講到了她的童年。她的父母也經常用「我不要你了」作爲恐嚇她的方式,讓她按父母的方式乖乖聽話。王溫暖協助她向貓咪道了歉,也協助她一起療愈了過往那個被恐懼嚇大的小女孩。

在個案或者教學中,都會讓大家看看自己和小動物的相處模式。這纔是動物心理諮詢,會涉及到飼主和小動物之間的相處模式,甚至整個家庭系統,讓人也獲得自我覺察。

有時候,看起來似乎是動物的問題,其實是整個家庭系統的問題,其中也包含着很多無意識的代際問題。現在的人越來越追求心靈上的成長,瞭解動物,也是瞭解自己,治癒自己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