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大法官成爲蔡英文的守護者
(圖/本報系資料照)
今年9月底,最後一批由馬政府提名的4位司法院大法官任期將屆滿卸任。依據憲法增修條文規定,大法官由總統提名,經立法院同意任命,蔡英文總統可再提名4位新任大法官補全缺額。總統府3月初已啓動大法官提名作業程序,成立大法官提名審薦小組,預計立法院5月會期結束前提出新任大法官候選人名單。
相較於以往大法官提名,通常繫於名單公佈後纔會受到社會關注,此次名單還未出爐,卻已引發熱議。外界憂心蔡總統一旦補齊4位大法官後,未來司法院15位大法官將全數由蔡英文任命,這將使得原本已向蔡政府傾斜的釋憲黨政化傾向更加鮮明。
雖有民間團體和在野黨呼籲蔡總統應禮讓此次大法官提名權或是不行使提名權,但這是蔡英文任期最後一次,也是最重要的司法人事任命權,怎會拱手讓人?
明年總統和立院大選勝負難料,民進黨執政權和國會多數優勢難保不會發生變數,但已握在掌心的司法權不會因政黨輪替而受影響。因此,就算2024年蔡英文卸任,或臺灣再度政黨輪替,除了司法院院長和副院長不受任期保障外,蔡英文提名的大法官們仍可做至任期屆滿,繼續主導釋憲案和總統副總統彈劾案。蔡英文和民進黨的政治餘威,仍能透過國家最高司法機構間接影響政府運作。
大法官提名若真暗藏政治算計,那麼這次提名案更應謹慎爲之,否則不當提名,將促使臺灣民主法治加速崩壞。
大法官組成憲法法庭,主要審理像是法律違憲審查、機關爭議、地方自治爭議、政黨違憲審查和總統副總統彈劾案等憲法訴訟案件。這些案件常涉及高度政治化、極具爭議性的問題,故大法官所做憲法判決,影響人民權益、社會公益和法治正義既廣且深,有別於一般法院判決僅拘束個案且社會影響有限。
基於憲法的政治性,審理憲法爭議事件的憲法法庭,自然不會只是單純的法院,它有左右政治的強大影響力,是政治舞臺的一員。作爲國家重要的權力機構,憲法法庭的成員結構,自然不能排除於國民主權原則和多元民主價值之外,須能反映民間社會多元的政治意見,使具有民主正當性和代表性。
實施代議民主制的國家,民主政治的核心就是政黨政治,政黨參與和聚集人民政治意見的形成,是最能代表人民不同的政治信念和興趣的組織團體,故在大法官的選任制度上,若能引入國會政黨比例制的提名分配思考,或可改變大法官同屬某一黨派的不良印象。
以德國爲例,聯邦憲法法院法官的提名選舉,即是根據特殊的政黨比例公式選出。德國衆議院的黨團可提出一份提名名單,但名額分配則依各黨團於議會席次多寡協商出提名比例規則。自2018年以來,德國衆議院採行的提名比例公式是「3-3-1-1」。依此,聯邦憲法法院的兩個法庭,每個法庭各有8位法官,分別由基民盟/基社盟組成的聯盟提名3位、社民黨提名3位、綠黨提名1位和自民黨提名1位。此等組成設計,可確保聯邦憲法法院能顧及不同政治觀點,展現憲法法院的民主多元和中立性。
臺灣4位大法官提名在即,他們的專業、聲望和民意代表性,將成爲社會關注焦點。臺灣司法向以德國爲師,寄望大法官提名審薦小組能借鏡德國,提名能代表在野民意的大法官們,維持必要的關鍵少數,以平衡目前嚴重向執政黨傾斜的憲法法庭結構,挽回人民對司法剩餘不多的信心,讓大法官成爲憲法和全民的守護者,而非蔡英文的守護者。
(作者爲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