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把國防預算當作赴美伴手禮
(圖/本報系資料照)
自美國大選以來,美國盟友的自主防衛與軍費重回談判桌,對臺灣而言,川普所提出臺灣軍費應提高到國內生產毛額(GDP)百分之十,或是其前國安顧問提出臺灣應提升國防支出GDP佔比至5%,兩者都將成爲臺灣難題。本週賴清德總統即將出訪,無意外將過境美國夏威夷,相信各界都會緊盯國防預算是否成爲伴手禮。
國內生產毛額(GDP)百分之十是什麼概念?可以參考經濟部所公佈,2023年我國全年GDP超過新臺幣23兆元新臺幣,而百分之十即爲2.4兆元,若計入2025年所提出中央政府總預算3.15兆元,等同於國家預算超過76%用於軍事開銷,將全面排擠人民各項社會福利、教育,以及臺灣最重要的科技和經濟發展預算。
僅推估GDP百分之五用作軍事預算,也將達到1.2兆元,爲2025年度編列預算6470億的兩倍額度,該額度相較2024年增長7.7%,總額更再次創下歷史紀錄,從2016年約3600億增長到了2025年近1.8倍,也已經達到GDP的2.5%。
然而在川普總統當選後,金融時報即轉述臺灣國安人士言論,指爲向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證明抵抗中國大陸的決心,擬向美方購買總值超過150億美元,意味着賴政府欲考慮朝此施政方向前進。
世界各軍事大國佔比又爲多少呢?比較各國的國防預算,即便參與北約組織國家也鮮有達成5%者,可瞭解對於現階段的臺灣,這項數額不只十分沉重,甚至已經遠超國家負荷。
參考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軍費數據庫(SIPRI)的統計資料,2023年以色列、美國、中國大陸、南韓、日本、法國、德國、英國、波蘭等國的國防預算,分別爲(美元計算)275億元、9160億元、2960億元、550億元、502億元、650億元、650億元、650億元、264億元;爲各國GDP佔比4.88%、3.43%、1.65 %、3.06 %、1.14 %、1.97 %、1.48 %、2.1 %、3.83 %,面臨區域緊張但非直接交戰各國的預算佔比皆未直接突破百分之五或十。
與俄羅斯激烈交戰中的烏克蘭,2024年的軍事預算分別爲俄羅斯1400億美元(約佔GDP 7.1%)、烏克蘭675億美元(約佔GDP 38.5%),對於臺灣的軍事預算都有明顯參考價值。
當前對於臺灣最重要的工作,除了增強自我軍事防衛能力外,更應該思索透過預算加速科技與經濟成長,成爲全球貿易體系不可或缺的一環,一味提高軍事預算成長難以帶來區域穩定。
賴清德總統出訪在即,再次呼籲身邊經常藉由外媒放話的國安人士,應該提供賴總統正確資訊,而非兒戲將國防預算視爲伴手禮,抑或抱持交付保護費的心態來換取臺海和平,將導致臺灣嵌入國際的優勢喪失殆盡。
如同蔡英文前總統近日在加拿大演講時提到「我們確實有錢花,但我們必須明智地花錢」,臺灣因地緣關係面對諸多困難挑戰,如何更加睿智地在「防衛能力」及「不可或缺價值」中尋求平衡點,纔是更上一層次的國安戰略,亦值得衆人深思。(作者爲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