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烏克蘭還不要命的國家:國土才7萬平方公里,卻敢主動出兵攻俄

這個國家,比硬剛俄羅斯的烏克蘭更加頭鐵,其國土面積不足7萬平方公里,卻騙得普京團團轉,還敢公然出兵進攻俄羅斯。

1991年的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留下了衆多歷史遺留問題。

不少曾經的蘇聯聯邦國家,過去是一家人,轉瞬間卻倒戈相向,拼個你死我活。

如今的烏克蘭和俄羅斯,正是如此。

但這世界上還有一個國家,他們比烏克蘭更加大膽。

明明國土面積不到7萬平方公里,他們卻敢與世界一流大國俄羅斯直接對抗,甚至還敢矇騙俄羅斯國家領導人普京。

這個國家究竟是誰?

他們和俄羅斯之間有着怎樣的恩怨?

俄烏衝突剛剛爆發時,世界各國都對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喊話不屑一顧。

幾乎所有人都認爲,烏克蘭絕不可能是一流大國俄羅斯的對手。

就連站在烏克蘭身後的美國,都並不對此次衝突抱有希望。

事實上,一直隱身的美國,正是這場衝突的背後主使者之一。

美國一手牽頭創建的北約軍事組織,是當今世界唯一一個軍事團體。

凝結了衆多主權國家的軍事力量,並且直接代表着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利益。

烏克蘭從蘇聯解體之時起,就一直想方設法投奔美國,甚至還試圖加入北約。

此次衝突,也完全是因爲美國利用國際輿論放出消息,北約將會正式接納烏克蘭。

俄羅斯自然不可能坐視事情的發展,畢竟他們與烏克蘭相鄰,在地理位置上密切相關。

如果烏克蘭真得加入北約,那就意味着美國會把軍事基地建到俄羅斯家門口,普京絕不可能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

俄烏戰爭正式打響時,澤連斯基成了諸多政客眼中的小丑。

所有人都在等着看他的笑話,等着烏克蘭被俄羅斯打得落花流水的結局。

然而事情的發展卻遠遠超乎大家的預料,普京放棄了速戰速決的優勢。

任由戰線拉長,讓自己陷入了被動的局面之中。

如今,誰也無法預料,這場戰爭將會以什麼結果收場。

當初常常被人們評價“頭鐵”的澤連斯基,如今也一改最初的頹勢,變得耀武揚威。

說到頭鐵,澤連斯基可不是頭一個人,烏克蘭也不是唯一的國家。

這個世界上存在這麼一個國家,他們的國土面積甚至不足俄羅斯的兩百分之一,但卻敢公然與俄羅斯叫板。

這個國家就是格魯吉亞,曾經的蘇聯聯邦成員國。

首先介紹一下格魯吉亞的基本情況,它位於東歐大陸,正處於俄羅斯的偏西南方向,國土有一部分與俄羅斯接壤。

這個國家的國土面積,只有6.9萬平方公里。

人們爲了方便記憶,便通過四捨五入,將之說成7萬平方公里。

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呢?

如果以我們國家的省份面積來對比,我們會發現,它甚至沒有我國的一個直轄市,重慶的佔地面積大。

更別提俄羅斯了,粗略估計,它的國土面積還不到俄羅斯的兩百分之一。

再來看看人口,俄羅斯當前的人口數量大約爲1.4億,可格魯吉亞的人口數量卻只有三百七十多萬。

若與俄羅斯硬碰硬,格魯吉亞無異於以卵擊石。

任何一個聰明人都能看出,格魯吉亞絕不是俄羅斯的對手。

可偏偏格魯吉亞的領導人自視甚高,他認爲自己是天縱奇才,一定可以解決俄羅斯這個心腹大患。

格魯吉亞爲何一直針對俄羅斯?這裡面其實存在着歷史緣由。

當俄羅斯還沒有出現,甚至連蘇聯都還沒有正式成立時,盤踞在東歐大陸之上的大國是沙皇俄國。

這是一個農奴制帝國,橫徵暴斂是它的天性。

沙皇性情暴躁,剛愎自用,慣常使用雷霆的強勢手腕征戰他國戰場,侵吞他國領土。

而且沙俄軍隊戰鬥機十分高強,弱小的格魯吉亞根本不是他們的對手。

就這樣,格魯吉亞成爲了沙俄的一部分。格魯吉亞民族的民衆,飽嘗亡國奴的滋味。

後來列寧發動十月革命,格魯吉亞還曾趁着國家內亂髮起獨立鬥爭,不過很遺憾。

他們並未得逞。

而蘇聯的領導人,顯然因此事對他們記恨有加。

尤其是斯大林,這個從格魯吉亞走出的政治家,對格魯吉亞絲毫不留情面。

不少西方政治家,常常用“大義滅親”來形容斯大林對格魯吉亞的態度。

斯大林是一位以個人爲中心的政治家,他在蘇聯全國上下推行個人崇拜之風。

並且說一不二,不允許任何違背自我命令和意願的現象出現。

哪怕他來自格魯吉亞,他也絕不允許格魯吉亞的政治地位凌駕於個人的政治意志之上。

所以當他發現格魯吉亞在聯邦會議中得寸進尺,爭取不合實際的權益時。

他勃然大怒的指出:“在國家會議上,大家有什麼想法可以儘管提,但是,這些想法一定要在合理的範圍之內。癡心妄想的事情,就不必多說了。”

斯大林當衆發作,顯然沒有給格魯吉亞留絲毫的情面。

他們也因爲此事,一直記恨斯大林。

赫魯曉夫上位時,對斯大林主義大加貶斥。格魯吉亞落井下石,盡顯小人嘴臉。

上世紀90年代,蘇聯內部政治秩序動盪,內憂外患不斷

西方國家的聯合封鎖和國內民衆反抗意識的高漲,讓蘇聯的政治統治變得岌岌可危。

1991年蘇聯解體,格魯吉亞也正式宣佈獨立。

眼看着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絕大部分遺產,格魯吉亞懷恨在心。

其領導人也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與俄羅斯劃清界限,老死不相往來。

但理想如此光明,現實卻往往不盡如人意。

俄羅斯和格魯吉亞中間,還隔着一個剪不斷理還亂的奧賽梯。

奧賽梯同樣因爲解體而一分爲二,以高加索山脈爲分界線,奧賽梯北部劃分給了俄羅斯,奧賽梯南部則歸屬於格魯吉亞。

對於這一劃分,兩國原本並無異議。

可是南方的奧賽梯民衆,卻始終心心念念俄羅斯,甚至想翻越高加索山脈,投向俄羅斯的懷抱。

對於這一點,格魯吉亞百般無奈。

他們也曾試過通過種種政治手段,喚醒民衆的歸屬感,可一切似乎並無太大作用。

屬於俄羅斯的維和部隊,甚至能夠心安理得的佔據着奧賽梯南部的部分地區。

任何一個獨立主權國家,都無法忍受他國軍對堂而皇之的佔據自己的領土。

我們可以換位思考,如果有其他國家膽敢提出駐軍中國的要求,中國外交部一定會不惜一切代價,將對方撕碎。

可想而知,俄羅斯的這一舉措,必定觸及到了格魯吉亞的底線。

新仇舊恨重疊,讓格魯吉亞的忍耐值達到了上峰。

他們決定不再忍耐,決定對俄羅斯出手。

格魯吉亞的領導人甚至說:“哪怕螳臂當車,我們也要殊死一搏。”

從這句話中,人們能夠輕而易舉的看到格魯吉亞軍隊的決心。

由於兩國的人數以及軍事實力差距實在太大,格魯吉亞還是想盡量避免正面對抗。

尤其是面對普京這一強勢的政治人物時,他們的態度是儘量規避。

一來二去,時間便來到了2008年。

2008年8月8日,中國首次舉辦奧運會,中國政府也以朋友的身份邀請普京前來參加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

普京不在俄羅斯國內,格魯吉亞正好有機可乘。

其實普京離開俄羅斯之前,一直擔心格魯吉亞趁機作梗。

不過格魯吉亞的領導人卻多次暗示,他們絕不會違背國際公約,在奧運會即將到來之時,做出任何破壞和平的舉動。

奧運會本就是一次呼喚和平的國際體育盛會。

屆時,全世界各國的奧運健兒和體育迷都將歡聚一堂。

體育佔據着人們的注意力,和平也成爲了主旋律。

奧運會召開之前,一切戰爭必須停止,所有國家不得做出破壞和平之舉,這已經是一項約定俗成的國際規範。

既然格魯吉亞做出暗示,又有國際公約在前,普京自然放下心來,痛痛快快的來到中國出席盛會。

可他沒有想到,格魯吉亞竟是一個出爾反爾的國家。

他們領導人的話說的有多麼漂亮,他們國家的做法就有多麼險惡。

格魯吉亞之所以選擇如此敏感的時間點,其實有三方面的考慮。

首先,普京絕不會料到他們會趁着奧運會發動襲擊。

所以這是一場閃電戰,主打的正是猝不及防的效果。

俄羅斯軍隊毫無防備,必定會失去先機。

而格魯吉亞佔據主動權,則意味着離勝利更近一步。

其次,當他們發動戰爭後,普京已經到達了中國。

如果他要臨時趕回俄羅斯,親自派遣部隊作戰,那他就必定會面對強大的國際輿論壓力。

這一壓力必然會讓他分心,他也無法全神貫注於與格魯吉亞之間的戰鬥。

另外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格魯吉亞的身後,有着部分西方國家的支持。

東方世界的戰鬥,西方國家總是喜歡橫插一腳。

尤其是以美國爲代表的部分北約軍事成員國家,他們就像一根根攪屎棍,把局勢攪得越來越混亂。

格魯吉亞領導人相信,在面對俄羅斯時,他們有着共同的目標,西方國家就一定會對格魯吉亞鼎立相助。

以這些猜想和分析爲前提,格魯吉亞滿懷信心地發動了針對俄羅斯的進攻戰爭。

俄羅斯和格魯吉亞之間的矛盾,已經到達了不可調和的地步。

兩國之間的戰爭,也是一觸即發。

滿懷信心的格魯吉亞,在實際作戰過程中,卻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和威脅。

面對突如其來的閃電戰,俄羅斯方面有着怎樣的應對?

在格魯吉亞的計劃中,俄羅斯應當毫無防備地接受他們的突然襲擊。

可他們終究還是低估了普京,低谷了俄羅斯軍隊的作戰能力。

普京是一位老謀深算的政治家,格魯吉亞的三言兩語,冠冕堂皇的態度,怎麼可能輕易將他騙住?

離開俄羅斯之前,普京就已經喊話俄羅斯軍隊,開啓戒備模式,隨時準備應戰。

所以在格魯吉亞發動突然襲擊之後,俄羅斯軍隊僅僅花了兩個小時的時間,就完成了從戰略防禦到戰略反攻的全方位轉換。

俄羅斯的炮兵、坦克連等大型武裝部隊早已經待命,在接到中央軍委的作戰命令之後便迅速集結,整裝待發。

高加索山脈附近的俄羅斯裝甲部隊也不再客氣,他們直接發兵,大舉進入南奧賽梯地區。

沒錯,就是那個屬於格魯吉亞的南奧賽梯。

這裡本就有一部分軍人偏向俄羅斯,再加上俄羅斯維和部隊力量與裝甲部隊裡應外合,很快,留守的格魯吉亞人就潰不成軍。

陸上反攻拉開序幕的同時,海上反攻也在進行。

俄羅斯的黑海艦隊,開足馬力朝着格魯吉亞而去。

僅僅用了半個多小時,他們就徹底堵死了格魯吉亞的大門。

援軍無法回防,駐軍疲於抵抗,格魯吉亞很快露出敗相。

除了海上和陸上力量之外,真正給予格魯吉亞致命一擊的,是俄羅斯的空軍部隊。

俄羅斯的戰鬥機本就處於世界先進水平,他們對着進攻中的格魯吉亞軍隊轟炸,很快就讓對手丟盔棄甲,落荒而逃。

空中力量的全面壓制,讓格魯吉亞毫無還手之力。

戰士們在逃跑過程中,無數次唾罵領導人開戰的決定,無數次悔恨當初參軍的決定。

俄羅斯以一己之力,讓格魯吉亞清晰地意識到,一流軍事大國和名不見經傳的小國之間,有着不可逾越的鴻溝。

開戰第二天,普京就從中國回到了俄羅斯。

他完美地應對國際輿論,他的行爲也獲得了中國政府的諒解和他國的理解。

普京下令,軍委派遣一萬多名空降兵,開足馬力,直接佔領阿布哈茲。

意識到問題嚴重性的格魯吉亞不敢託大,也不敢再繼續與俄羅斯糾纏。

他們做出了最愚蠢也最無用的選擇,那就是求助西方國家。

可是以美國爲代表的西方國家卻告訴他們:“我們在精神上支持你們,我們嚴厲譴責俄羅斯不顧規則的行爲,抨擊俄羅斯的暴力舉動。”

話語說得漂亮,實際行動卻一個沒有。

這場由格魯吉亞發起的挑釁,最終以格魯吉亞的慘敗而告終。

這件事,讓我們看到了西方國家醜陋的嘴臉。

他們利用輿論,四處挑起爭端,居心叵測。

我們應時刻保持警惕,決不能輕信資本主義國家的陰謀詭計。

否則,必將玩火自焚。